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速裁程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方法第10页
    1.3 研究的创新点第10页
    1.4 研究框架第10-12页
第2章 刑事速裁程序概述第12-17页
    2.1 刑事速裁程序的概念与特点第12页
    2.2 刑事速裁程序的价值第12-14页
        2.2.1 繁简分流,诉讼经济第12-13页
        2.2.2 实现正义,保障人权第13页
        2.2.3 丰富刑事诉讼的层次性第13-14页
    2.3 建立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第14-17页
        2.3.1 建立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理论基础第14-15页
        2.3.2 建立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现实基础第15-17页
第3章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7-22页
    3.1 刑事速裁程序立法相关规定第17-19页
        3.1.1 适用范围与审理方式第17-18页
        3.1.2 启动与转化方式第18页
        3.1.3 简化内容与权利保障第18-19页
    3.2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情况第19-20页
        3.2.1 制度建设第19页
        3.2.2 程序适用第19页
        3.2.3 机制创新第19-20页
    3.3 刑事速裁程序存在的问题第20-22页
        3.3.1 适用范围过于狭窄第20页
        3.3.2 适用标准僵化第20页
        3.3.3 多元化程序层次不够分明,衔接与转换缺乏规范第20-21页
        3.3.4 程序权利保障略显不足第21-22页
第4章 德、日、美刑事诉讼快速处理程序述评第22-29页
    4.1 德国刑事诉讼快速处理程序介绍第22-23页
        4.1.1 处罚令程序第22页
        4.1.2 简易程序第22-23页
    4.2 日本刑事诉讼快速处理程序介绍第23-24页
        4.2.1 略式程序第23-24页
        4.2.2 简易公审程序第24页
    4.3 美国刑事诉讼快速处理程序介绍第24-26页
        4.3.1 辩诉交易程序第24-25页
        4.3.2 快速审判程序第25-26页
        4.3.3 认罪处刑程序第26页
    4.4 德、日、美刑事诉讼快速处理程序评价第26-29页
        4.4.1 适用范围逐步扩大第26-27页
        4.4.2 适用标准从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第27页
        4.4.3 程序类型从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第27页
        4.4.4 程序性质从权力式向权利式转变第27-29页
第5章 完善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途径第29-35页
    5.1 完善刑事速裁程序需要处理的三层关系第29-32页
        5.1.1 公正与效率的关系第29-30页
        5.1.2 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关系第30-31页
        5.1.3 刑事速裁程序与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的关系第31-32页
    5.2 完善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具体途径第32-35页
        5.2.1 合理设置适用标准,扩大程序适用范围第32-33页
        5.2.2 进一步简化程序内容,充分发挥程序分流效果第33页
        5.2.3 明确刑事诉讼各程序的适用范围与层次,有效衔接与转换第33-34页
        5.2.4 加强对被告人的权利保障第34-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后记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殖民生态视角下的《非洲故事》研究
下一篇:英语新闻标题中的语用预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