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1 雷达侦察评估系统 | 第17-18页 |
1.2.2 软件工程的相关技术 | 第18-19页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2页 |
第二章 雷达侦察评估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第22-32页 |
2.1 软件复用技术 | 第22-25页 |
2.1.1 软件复用的定义和分类 | 第22-23页 |
2.1.2 软件复用的关键技术 | 第23-25页 |
2.2 构件技术 | 第25-27页 |
2.2.1 构件的概念 | 第25页 |
2.2.2 构件组装的描述语言 | 第25-26页 |
2.2.3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 | 第26-27页 |
2.3 基于构件的雷达侦察评估系统的设计 | 第27-32页 |
2.3.1 雷达侦察评估系统需求分析 | 第27-28页 |
2.3.2 评估系统的基本流程 | 第28-30页 |
2.3.3 基于构件思想的评估系统构件库的设计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评估系统的基本构件 | 第32-44页 |
3.1 坐标变换 | 第32-35页 |
3.1.1 站心极坐标到站心直角坐标的转换 | 第33页 |
3.1.2 站心直角坐标到地心直角坐标的转换 | 第33-34页 |
3.1.3 地心经纬度坐标到地心直角坐标的转换 | 第34-35页 |
3.2 时间配准 | 第35-37页 |
3.3.1 最小二乘规则配准法 | 第35-36页 |
3.3.2 内插外推法 | 第36-37页 |
3.3 奇异值剔除 | 第37-41页 |
3.3.1 拉依达准则 | 第38页 |
3.3.2 肖维勒准则 | 第38-39页 |
3.3.3 格拉布斯准则 | 第39-40页 |
3.3.4 三种准则的比较及其适用条件 | 第40-41页 |
3.4 数据分析 | 第41-44页 |
3.4.1 统计分析 | 第42页 |
3.4.2 效能分析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评估构件的设计 | 第44-60页 |
4.1 构件的标准化设计 | 第44-51页 |
4.1.1 标准化数据接.设计 | 第44-47页 |
4.1.2 标准化代码框架的设计 | 第47-50页 |
4.1.3 标准化代码生成工具 | 第50-51页 |
4.2 系统的层次化设计 | 第51-53页 |
4.2.1 系统的层次化设计 | 第51-52页 |
4.2.2 构件的层次化设计 | 第52-53页 |
4.3 可视化系统设计 | 第53-60页 |
4.3.1 可视化的编程工具 | 第53-54页 |
4.3.2 可视化的建模工具 | 第54-56页 |
4.3.3 可视化的数据显示工具 | 第56-60页 |
第五章 雷达侦察评估软件的实现 | 第60-70页 |
5.1 评估系统的用户界面 | 第60-62页 |
5.1.1 评估指标可视化管理界面 | 第60页 |
5.1.2 评估流程可视化界面 | 第60-61页 |
5.1.3 评估构件代码生成工具 | 第61页 |
5.1.4 数据可视化工具 | 第61-62页 |
5.1.5 结果输出软件 | 第62页 |
5.2 评估系统基本构件的测试以及测频接收机的评估 | 第62-70页 |
5.2.1 评估系统的基本使用流程 | 第62-63页 |
5.2.2 基本构件的测试 | 第63-65页 |
5.2.3 雷达侦察系统的评估结果 | 第65-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