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4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4-20页 |
2.1 甘草次酸的概述 | 第14-15页 |
2.1.1 抗病毒作用 | 第14页 |
2.1.2 抗菌作用 | 第14-15页 |
2.1.3 抗肿瘤作用 | 第15页 |
2.1.4 抗炎作用 | 第15页 |
2.1.5 其他作用 | 第15页 |
2.2 甘草次酸对肿瘤的作用 | 第15-19页 |
2.2.1 体外实验 | 第15-18页 |
2.2.2 体内实验 | 第18-19页 |
2.2.3 临床应用 | 第19页 |
2.3 结语 | 第19-20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3.1 材料 | 第20-21页 |
3.1.1 主要实验试剂、药品 | 第20页 |
3.1.2 主要实验设备、仪器 | 第20-2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1-27页 |
3.2.1 0.05%甘草次酸溶液的配制 | 第21页 |
3.2.2 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 | 第21-22页 |
3.2.3 动物实验设计和分组 | 第22-23页 |
3.2.4 动物解剖及标本制作 | 第23页 |
3.2.5 细胞培养 | 第23页 |
3.2.6 转基因小鼠胃癌组织mi RNA表达谱基因芯片分析 | 第23-24页 |
3.2.7 MicroRNA微阵列分析 | 第24页 |
3.2.8 细胞周期检测 | 第24-25页 |
3.2.9 细胞凋亡检测 | 第25页 |
3.2.10 细胞转染 | 第25-26页 |
3.2.11 集落形成分析 | 第26页 |
3.2.12 实时定量PCR(RT-PCR) | 第26-27页 |
3.3 观察指标 | 第27页 |
3.4 统计学方法 | 第27-28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8-37页 |
4.1 甘草次酸给药对小鼠肿瘤发病率的影响 | 第28页 |
4.2 甘草次酸给药后小鼠肿瘤差异表达的miRNAs芯片分析结果 | 第28-30页 |
4.3 MIR1493P在转基因小鼠胃肿瘤中的表达 | 第30-31页 |
4.4 甘草次酸处理人胃癌细胞后MIR1493P表达的变化 | 第31-32页 |
4.5 MIR1493P对胃癌细胞系BGC-823 细胞的影响 | 第32-34页 |
4.6 MIR1493P对胃癌细胞系MKN-1 细胞的影响 | 第34-3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7-3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