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2页 |
1.1 纳米材料简介 | 第8-11页 |
1.1.1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8-9页 |
1.1.2 金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运用 | 第9-10页 |
1.1.3 铂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运用 | 第10页 |
1.1.4 双金属纳米粒子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 电化学的简介 | 第11-15页 |
1.2.1 电化学分析法及生物传感器 | 第11-13页 |
1.2.2 自组装修饰电极的应用 | 第13-15页 |
1.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 | 第15-20页 |
1.3.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现状 | 第15-16页 |
1.3.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极催化过程 | 第16-17页 |
1.3.3 催化剂电极的分类 | 第17-18页 |
1.3.4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1.3.5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4 本工作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1.4.1 工作主要内容 | 第20页 |
1.4.2 工作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在多巴胺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第22-38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2.2.1 实验仪器及试验参数 | 第23页 |
2.2.2 试剂 | 第23-24页 |
2.2.3 ITO玻璃的预处理 | 第24页 |
2.2.4 AuNPs/ITO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4页 |
2.2.5 L-Cys SAMs/AuNPs/ITO电极的制备 | 第24-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6页 |
2.3.1 DA与UA在L-Cys SAMs/AuNPs/ITO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 | 第25-27页 |
2.3.2 修饰电极的制备条件与溶液pH的选择 | 第27-29页 |
2.3.3 L-Cys SAMs/AuNPs/ITO电极的FE-SEM和紫外吸收峰表征 | 第29-31页 |
2.3.4 L-Cys SAMs/AuNPs/ITO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 第31-33页 |
2.3.5 L-Cys SAMs/AuNPs/ITO电极上的UA对DA的氧化干扰 | 第33-34页 |
2.3.6 在L-Cys SAMs/AuNPs/ITO电极上DA的浓度与电流密度的相关性 | 第34-36页 |
2.4 结论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异质结构的铂金(Pt-Au)纳米粒子阵列(修饰)电极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研究中的应用 | 第38-56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9-41页 |
3.2.1 实验仪器及实验参数 | 第39页 |
3.2.2 试剂 | 第39页 |
3.2.3 ITO玻璃的预处理 | 第39-40页 |
3.2.4 AuNPs/ITO电极的制备 | 第40页 |
3.2.5 PtNPs/AuNPs/ITO电极的制备 | 第40页 |
3.2.6 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 第40-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5页 |
3.3.1 PtNPs/AuNPs/ITO对甲醇的电催化性能 | 第41-42页 |
3.3.2 PtNPs/AuNPs/ITO电极上铂纳米粒子沉积条件筛选 | 第42-43页 |
3.3.3 PtNPs/AuNPs/ITO电极的颜色,紫外,SEM,TEM,XRD和XPS表征 | 第43-50页 |
3.3.4 PtNPs/AuNPs/ITO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50-54页 |
3.3.5 PtNPs/AuNPs/ITO电极甲醇催化的抗中毒机理讨论 | 第54-55页 |
3.4 结论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