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蒲公英多糖结构及活性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1-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18页
    1.1 蒲公英简介第12页
    1.2 蒲公英化学成分第12-14页
        1.2.1 三萜类第12页
        1.2.2 黄酮类第12-13页
        1.2.3 香豆素类第13页
        1.2.4 倍半萜内酯类第13页
        1.2.5 植物甾醇类第13页
        1.2.6 其他类第13-14页
    1.3 蒲公英的营养价值第14页
    1.4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第14-16页
        1.4.1 抗菌作用第14页
        1.4.2 抗癌作用第14-15页
        1.4.3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第15页
        1.4.4 免疫调节作用第15-16页
        1.4.5 保肝利胆作用第16页
        1.4.6 抗高血糖作用第16页
    1.5 蒲公英多糖研究第16-18页
        1.5.1 蒲公英多糖的提取第16-17页
        1.5.2 蒲公英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第17-18页
第2章 蒲公英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第18-25页
    2.1 仪器与材料第18-19页
        2.1.1 仪器第18页
        2.1.2 试剂第18页
        2.1.3 材料第18-19页
    2.2 方法第19-21页
        2.2.1 蒲公英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第19页
        2.2.2 蒲公英多糖提取与除蛋白第19页
        2.2.3 蒲公英多糖膜分离第19-20页
        2.2.4 蒲公英多糖含量测定第20-2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1-24页
        2.3.1 蒲公英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结果第21-22页
        2.3.2 蒲公英多糖提取与除蛋白结果第22页
        2.3.3 蒲公英多糖膜分离结果与分析第22-23页
        2.3.4 葡萄糖标准曲线建立第23页
        2.3.5 样品含量测定的结果第23-24页
        2.3.6 脱蛋白率的测定结果第24页
    2.4 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蒲公英多糖活性研究第25-33页
    3.1 仪器与材料第25页
        3.1.1 仪器第25页
        3.1.2 试剂第25页
        3.1.3 材料第25页
    3.2 方法第25-28页
        3.2.1 蒲公英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第25-27页
        3.2.2 蒲公英多糖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第27-2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8-31页
        3.3.1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第28-29页
        3.3.2 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结果第29页
        3.3.3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第29-30页
        3.3.4 蒲公英多糖抑菌圈测定第30-31页
    3.4 小结第31-33页
第4章 蒲公英多糖的纯化及结构解析第33-47页
    4.1 仪器与材料第33-34页
        4.1.1 仪器第33页
        4.1.2 试剂第33-34页
        4.1.3 材料第34页
    4.2 方法第34-39页
        4.2.1 蒲公英多糖 DEAE-52 纯化第34页
        4.2.2 蒲公英多糖 Sephadex G-100 纯化第34-35页
        4.2.3 蒲公英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测定第35-36页
        4.2.4 蒲公英多糖单糖组成分析第36-37页
        4.2.5 高碘酸氧化与smith降解第37页
        4.2.6 甲基化分析第37-39页
        4.2.7 蒲公英均一多糖红外光谱(IR)分析第3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9-46页
        4.3.1 DEAE-52 纯化结果第39页
        4.3.2 Sephadex G-100 色谱柱纯化结果第39-40页
        4.3.3 多糖分子量标准曲线测定结果第40页
        4.3.4 蒲公英多糖单糖组成分析结果第40-41页
        4.3.5 高碘酸氧化结果第41-43页
        4.3.6 Smith降解结果第43-44页
        4.3.7 甲基化分析结果第44-45页
        4.3.8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第45-46页
    4.4 小结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英文缩写第53-54页
附图第54-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aFX成像板的氡子体浓度与粒径分布测量研究
下一篇:巨噬细胞对血管细胞的辐射旁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