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论文

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1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20页
        1.3.3 文献评述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1-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页
        1.4.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3 技术路线第22-23页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3-24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4-3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4-26页
        2.1.1 国有工业企业的内涵及特征第24页
        2.1.2 技术创新与绿色技术创新第24-26页
        2.1.3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第26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6-33页
        2.2.1 技术创新理论第26-29页
        2.2.2 效率理论第29-30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0-32页
        2.2.4 理论框架第32-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现状第34-41页
    3.1 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第34-35页
    3.2 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现状第35-37页
    3.3 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出现状第37-39页
    3.4 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产出现状第39-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选择第41-51页
    4.1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指标体系构建第41-44页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第41-42页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数据说明第42-44页
    4.2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第44-50页
        4.2.1 DEA方法概述第44-47页
        4.2.2 网络SBM模型第47-49页
        4.2.3 Malmquist指数模型第49-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分析第51-71页
    5.1 数据来源第51页
    5.2 数据基础分析第51-54页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1-52页
        5.2.2 Pearson相关分析第52-54页
        5.2.3 单样本T检验分析第54页
    5.3 网络SBM模型静态效率分析第54-67页
        5.3.1 全国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分析第54-60页
        5.3.2 东中西部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比分析第60-63页
        5.3.3 各省域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比分析第63-67页
    5.4 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动态变化第67-69页
        5.4.1 从时间维度分析第67-68页
        5.4.2 从空间维度分析第68-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提升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策略第71-75页
    6.1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第71页
    6.2 科学配置创新资源第71-72页
    6.3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第72页
    6.4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第72-73页
    6.5 建立技术交流平台第73页
    6.6 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第73-74页
    6.7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7.1 结论第75-76页
    7.2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致谢第82-83页
个人简历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海格尔木纳赤台软玉的玉石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下一篇:桂林景区旅游安全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