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论文

三维变形微谐振腔的飞秒激光制备、结构表征和激射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32页
    1.1 光学微谐振腔的介绍第13页
    1.2 光学微谐振腔的分类第13-20页
        1.2.1 按照增益介质进行分类第13-14页
        1.2.2 按照腔体材料进行分类第14-15页
        1.2.3 按照微腔对光场的限制机理进行分类第15-20页
    1.3 制备微腔的方法第20-24页
        1.3.1 半导体微腔的制备方法第20-21页
        1.3.2 熔融玻璃的制备方法第21-22页
        1.3.3 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的制备方法第22-23页
        1.3.4 软法技术的制备方法第23-24页
    1.4 微腔的重要参数第24-27页
        1.4.1 自由光谱区第24-25页
        1.4.2 品质因子第25-26页
        1.4.3 模式体积第26-27页
    1.5 微腔的耦合方法第27-28页
        1.5.1 棱镜耦合系统第27-28页
        1.5.2 光纤锥耦合系统第28页
        1.5.3 光波导耦合系统第28页
    1.6 微腔的实际应用第28-30页
    1.7 总结以及本文的主要工作第30-32页
第2章 半球微谐振腔的自组装制备以及其性能的表征第32-48页
    2.1 样品制备第33-35页
        2.1.1 溶液的制备第33-34页
        2.1.2 样品的制备过程第34-35页
    2.2 半球微腔的表征第35-38页
    2.3 测试系统的搭建第38-41页
    2.4 激射光谱以及结果分析第41-46页
        2.4.1 半球微腔的WGM模式分析第41-43页
        2.4.2 金属半球微腔中的复合模式分析第43-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3章 定向出射的螺旋微腔的制备与表征第48-58页
    3.1 飞秒激光加工技术简介第49-50页
    3.2 飞秒激光加工系统第50页
    3.3 螺旋圆盘微腔的制备第50-51页
    3.4 螺旋圆盘微腔的表征第51-53页
    3.5 方向性激光输出的探测系统第53-54页
    3.6 螺旋微腔的激射光谱的分析与讨论第54-57页
    3.7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单模定向出射的耦合堆叠微腔的制备与表征第58-72页
    4.1 堆叠微腔的简介第58-59页
    4.2 微腔的制备和形貌表征第59-62页
    4.3 制备微腔的激射光谱第62-69页
        4.3.1 单一微腔的光谱性能表征第62-65页
        4.3.2 耦合微腔的光谱性能表征第65-69页
    4.4 激射光谱的分析与讨论第69-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飞秒激光在硅晶体表面远程制备微纳结构第72-80页
    5.1 飞秒激光光丝远场加工系统第73页
    5.2 飞秒激光光丝在硅晶体表面制备微纳结构的过程第73-74页
    5.3 改性后的硅片的性能表征第74-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8页
作者简介以及博士期间发表文章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被动微波遥感和MODIS产品的天山雪水当量降尺度研究
下一篇:光伏发电系统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