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造成低压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11-12页 |
1.3 目前解决配电台区低电压问题的主要方法 | 第12-15页 |
1.4 针对低电压问题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低压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电压调节控制策略 | 第18-26页 |
2.1 无功补偿与电压调节 | 第18-19页 |
2.2 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调压控制策略 | 第19-21页 |
2.3 电压型无功控制策略电压预测控制流程 | 第21-24页 |
2.4 对低压配电线路电压型无功补偿控制的其它技术要求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电压型智能电容器及无功补偿型电压调节装置 | 第26-40页 |
3.1 电压型智能电容器的原理及组成 | 第26-29页 |
3.2 电压型智能电容器的功能性能及技术特点 | 第29-33页 |
3.2.1 性能指标 | 第29-30页 |
3.2.2 功能 | 第30-31页 |
3.2.3 技术特点 | 第31-33页 |
3.3 调压型智能无功补偿装置 | 第33-38页 |
3.3.1 装置类型 | 第33-35页 |
3.3.2 组成设计 | 第35-36页 |
3.3.3 应用方式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调压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应用策略的研究 | 第40-60页 |
4.1 架空线路电压无功优化调节的理论基础 | 第40-45页 |
4.1.1 线路电压降数学模型 | 第41-43页 |
4.1.2 低压架空线路电阻计算 | 第43-44页 |
4.1.3 低压架空线路电抗计算 | 第44-45页 |
4.1.4 低压架空线路电压降工程评估方法 | 第45页 |
4.2 架空线路电压无功关系模型 | 第45-50页 |
4.3 V-Q曲线分析 | 第50-56页 |
4.4 适用于工程的调压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应用配置策略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低电压治理工程应用及效果分析 | 第60-74页 |
5.1 低电压台区分析治理的实施步骤 | 第60-63页 |
5.2 低电压台区治理案例一 | 第63-68页 |
5.2.1 低电压台区情况分析 | 第63-65页 |
5.2.2 基于调压型智能无功补偿装置的低电压治理方案 | 第65-66页 |
5.2.3 治理效果分析 | 第66-68页 |
5.3 低电压台区治理案例二 | 第68-73页 |
5.3.1 低电压台区情况分析 | 第68-71页 |
5.3.2 基于调压型智能无功补偿装置的低电压治理方案 | 第71-72页 |
5.3.3 治理效果分析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附录 | 第78-83页 |
附录1 V-Q曲线Matlab仿真程序 | 第78-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件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