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成都大源公园景观方案设计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第10-12页 |
1.1.1 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 | 第10-11页 |
1.1.2 城市公园水资源浪费并未得到有效利用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相关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14-15页 |
1.3.1 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1.3.2 技术依据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城市公园的雨水收集与利用探讨 | 第18-38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页 |
2.1.1 公园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城市公园的概念 | 第18页 |
2.1.3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概念 | 第18页 |
2.2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与原则 | 第18-21页 |
2.2.1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 | 第18-19页 |
2.2.2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原则 | 第19-21页 |
2.3 雨水收集与利用在城市公园中的方式与途径 | 第21-36页 |
2.3.1 结合绿地设计的雨水收集与利用 | 第21-28页 |
2.3.2 结合水景设计的雨水收集与利用 | 第28-31页 |
2.3.3 结合铺装设计的雨水收集与利用 | 第31-33页 |
2.3.4 结合园林建筑设计的雨水收集与利用 | 第33-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3 典型案例分析 | 第38-52页 |
3.1 美国唐纳德溪水公园 | 第38-41页 |
3.2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 | 第41-44页 |
3.3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 第44-46页 |
3.4 波兰特“雨水园” | 第46-48页 |
3.5 天津桥园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4 成都市大源公园设计实践 | 第52-78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52-56页 |
4.2 基地现状分析 | 第56-58页 |
4.2.1 周边业态分析 | 第56页 |
4.2.2 周边交通分析 | 第56-57页 |
4.2.3 周边人流聚点分析 | 第57-58页 |
4.3 总体规划设计 | 第58-64页 |
4.3.1 设计理念 | 第58-60页 |
4.3.2 设计方案 | 第60页 |
4.3.3 交通流线设计 | 第60-62页 |
4.3.4 主题分区设计 | 第62-63页 |
4.3.5 功能分区设计 | 第63-64页 |
4.3.6 空间竖向设计 | 第64页 |
4.4 雨水收集与利用在项目中的体现 | 第64-76页 |
4.4.1 绿地设计 | 第65-67页 |
4.4.2 水景设计 | 第67-71页 |
4.4.3 铺装设计 | 第71-75页 |
4.4.4 园林建筑设计 | 第75-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5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