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五、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一、快递、物流等相关概念 | 第19页 |
二、经营管理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一、比较管理经验 | 第20页 |
二、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 第20页 |
三、波特竞争模型 | 第20-21页 |
四、企业战略理论 | 第21-22页 |
五、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第22页 |
六、纳什均衡 | 第22页 |
七、帕累托上策均衡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我国快递产业发展分析 | 第24-37页 |
第一节 我国快递产业发展历程及整体概况 | 第24-29页 |
一、我国快递产业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二、我国快递产业整体概况 | 第26-29页 |
第二节 基于SCP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我国快递产业组织结构 | 第29-36页 |
一、市场结构分析 | 第29-31页 |
二、市场行为分析 | 第31-33页 |
三、市场绩效分析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联邦快递和顺丰速运发展现状 | 第37-43页 |
第一节 联邦快递发展现状 | 第38-40页 |
一、联邦快递简介 | 第38页 |
二、联邦快递的组织结构 | 第38-39页 |
三、联邦快递的企业文化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顺丰速运发展现状 | 第40-42页 |
一、顺丰速运简介 | 第40页 |
二、顺丰速运的组织结构 | 第40-41页 |
三、顺丰速运的企业文化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联邦快递和顺丰速运在我国发展战略分析 | 第43-56页 |
第一节 联邦快递在我国的发展战略 | 第43-48页 |
一、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联邦快递在我国的竞争环境 | 第43-45页 |
二、联邦快递在我国市场的发展战略分析 | 第45-48页 |
第二节 顺丰速运的发展战略 | 第48-52页 |
一、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顺丰速运在我国的竞争环境 | 第48-50页 |
二、顺丰速运发展战略分析 | 第50-52页 |
第三节 联邦快递和顺丰速运外部环境比较分析 | 第52-53页 |
第四节 联邦快递和顺丰速运在我国的发展战略评析 | 第53-55页 |
一、企业成长战略简评 | 第53-54页 |
二、企业竞争战略简评 | 第54页 |
三、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简评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联邦快递和顺丰速运企业运营与内部管理比较分析 | 第56-79页 |
第一节 联邦快递和顺丰速运运营管理对比 | 第56-62页 |
一、网络覆盖及网点数量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二、网点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三、快递运作模式对比分析 | 第58-61页 |
四、企业技术投入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第二节 联邦快递和顺丰速运的产品与服务对比 | 第62-75页 |
一、目标客户对比分析 | 第62-64页 |
二、产品和运送时效对比分析 | 第64-69页 |
三、产品价格对比分析 | 第69-72页 |
四、品牌建设对比分析 | 第72-73页 |
五、客户服务对比分析 | 第73-75页 |
第三节 联邦快递和顺丰速运人力资源管理对比 | 第75-78页 |
一、培训体系对比分析 | 第75-76页 |
二、激励机制对比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联邦快递和顺丰速运对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 | 第79-90页 |
一、布局国际快递市场的同时,需稳定国内快递市场 | 第79-80页 |
二、实现战略联盟,提高企业竞争力 | 第80-83页 |
三、改变加盟制,实现直营与代理并存的经营模式 | 第83页 |
四、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 第83-84页 |
五、塑造企业文化,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企业软实力 | 第84-86页 |
六、提高快递服务质量 | 第86-87页 |
七、加强培训与绩效管理,留住人才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