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22页 |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近年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性别与年龄 | 第13页 |
·遗传易感性 | 第13页 |
·骨质疏松 | 第13-14页 |
·雌激素 | 第14页 |
·体重 | 第14页 |
·生物力学平衡改变 | 第14-15页 |
·骨内压增高 | 第15-16页 |
·糖尿病对膝关节的影响 | 第16-18页 |
·糖尿病与血管病变 | 第16页 |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 | 第16-17页 |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OA | 第17页 |
·糖尿病与膝骨关节炎 | 第17-18页 |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第18-21页 |
·中医学对骨关节病认识的沿革 | 第18-19页 |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9-20页 |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型 | 第20-21页 |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 第21-22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2-25页 |
·病例选择 | 第22-23页 |
·诊断标准 | 第22-23页 |
·纳入标准 | 第23页 |
·排除标准 | 第23页 |
·临床研究方法 | 第23页 |
·质量控制 | 第23-24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三部分 结果 | 第25-37页 |
·临床基本数据 | 第25页 |
·一般资料结果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 | 第25页 |
·两组患者年龄的比较 | 第25-26页 |
·两组患者发病年龄的比较 | 第26页 |
·两组患者发病年龄的比较 | 第26页 |
·中医证素统计分析 | 第26-29页 |
·两组患者中医证素比较 | 第26-27页 |
·两组患者虚实证型的比较 | 第27-28页 |
·KOA虚实证型与ISOA的关系比较 | 第28页 |
·两组患者水湿、血瘀两种证素与ISOA的关系 | 第28-29页 |
·两组患者脾虚、肾虚两种证素与ISOA的关系 | 第29页 |
·聚类分析 | 第29-34页 |
·KOA常见主诉分析 | 第34-37页 |
·两组患者膝肿例数的比较 | 第34-35页 |
·两组患者膝肿在各中医证型表现的比较 | 第35页 |
·两组患者夜间静息痛的比较 | 第35-36页 |
·两组患者夜间静息痛在KOA各证型中的发生率比较 | 第36-37页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37-42页 |
·一般情况的分析 | 第37页 |
·ISOA指数分析 | 第37页 |
·中医证素分析 | 第37-40页 |
·关于KOA的中医证素归纳 | 第37-38页 |
·虚证证素分析 | 第38-39页 |
·实证证素分析 | 第39页 |
·膝部肿胀、夜间静息痛的分析 | 第39-40页 |
·中医临床辨证与聚类分析比较 | 第40页 |
·糖尿病对膝骨关节病中医证型的影响 | 第40-42页 |
第五部分 结语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2页 |
·本研究临床意义 | 第42页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英文缩语表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51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