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导言 | 第8-18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三、核心问题与论文结构 | 第14-18页 |
第一章 卡尔纳普及其之后的本体论紧缩立场 | 第18-24页 |
一、元本体论问题的提出和本体论紧缩立场 | 第18-21页 |
二、本体论紧缩立场框架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卡尔纳普元本体论与“量词变化性”概念的分界 | 第24-37页 |
一、被凸显的“量词变化性”概念 | 第24-25页 |
二、关于卡尔纳普元本体论与“量词变化性”的关系的对立观点及我的批判和立场 | 第25-32页 |
(一) 托马森的论证及其缺陷 | 第26-28页 |
(二) 同类论者是正确的吗? | 第28-30页 |
(三) 卡尔纳普与赫希、普特南“量词变化性”概念的重要区别 | 第30-32页 |
三、对卡尔纳普与“量词变化性”关系的新理解 | 第32-37页 |
第三章 从卡尔纳普元本体论与“量词变化性”概念的分界到本体论紧缩立场的可能转向 | 第37-43页 |
一、由忽视卡尔纳普元本体论的首要环节所引起的紧缩立场转向图景 | 第37-40页 |
二、忽视发生的可能根源——回到元本体论问题的提出 | 第40-43页 |
结语(需要澄清或强调的几点)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