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数字水印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基于空域的数字水印算法 | 第8-9页 |
1.2.2 基于频域的数字水印算法 | 第9-10页 |
1.3 遥感影像数字水印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及组织结构 | 第12-15页 |
1.5.1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5.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遥感影像数据的数字水印技术 | 第15-26页 |
2.1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第15-19页 |
2.1.1 数字水印的基本特性 | 第15页 |
2.1.2 数字水印系统的通用模型和框架 | 第15-17页 |
2.1.3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17-18页 |
2.1.4 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 | 第18-19页 |
2.2 遥感影像概述 | 第19-22页 |
2.2.1 遥感影像的获取 | 第20页 |
2.2.2 遥感影像的数据级别 | 第20-21页 |
2.2.3 遥感影像的数据特点 | 第21-22页 |
2.3 遥感影像数字水印攻击 | 第22-23页 |
2.4 遥感影像数字水印技术的评价指标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二调”遥感影像数据分析 | 第26-31页 |
3.1 “二调”遥感影像数据来源 | 第26页 |
3.2 “二调”遥感数据的基本信息——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 第26-27页 |
3.3 “二调”遥感影像数字水印嵌入的可行性 | 第27-28页 |
3.3.1 遥感影像数据冗余 | 第27-28页 |
3.3.2 人类视觉感知局限 | 第28页 |
3.4 “二调”遥感影像数字水印的特点和要求 | 第28-30页 |
3.4.1 版权保护 | 第28页 |
3.4.2 水印的不可感知性 | 第28-29页 |
3.4.3 水印的魯棒性 | 第29页 |
3.4.4 精度要求 | 第29页 |
3.4.5 高效性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抗裁剪攻击的LSB数字水印算法 | 第31-43页 |
4.1 LSB基本理论 | 第31-35页 |
4.1.1 LSB基本概念 | 第31页 |
4.1.2 位平面的基本概念 | 第31-33页 |
4.1.3 水印的嵌入 | 第33-34页 |
4.1.4 水印的提取 | 第34-35页 |
4.2 裁剪攻击 | 第35页 |
4.3 抗裁剪攻击的LSB算法 | 第35-42页 |
4.3.1 算法描述与说明 | 第36-37页 |
4.3.2 算法的基本流程 | 第37页 |
4.3.3 数据预处理 | 第37-39页 |
4.3.4 水印嵌入 | 第39-40页 |
4.3.5 水印检测和提取 | 第40-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第43-53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43-47页 |
5.1.1 GDAL开源库 | 第43-44页 |
5.1.2 水印系统 | 第44-47页 |
5.2 实验数据 | 第47-48页 |
5.2.1 原始图像数据 | 第47-48页 |
5.2.2 水印数据 | 第48页 |
5.2.3 哨兵位信息 | 第48页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52页 |
5.3.1 可视化分析 | 第49页 |
5.3.2 水印统计不可察觉性分析 | 第49-50页 |
5.3.3 鲁棒性分析 | 第50-52页 |
5.3.4 精度分析 | 第52页 |
5.3.5 高效性分析 | 第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总结 | 第53-5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