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何梦桂及其诗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3页
   ·宋元之际时代背景第10页
   ·遗民的界定第10-11页
   ·何梦桂及《潜斋集》第11-12页
   ·何梦桂研究述评第12-13页
第一章 何梦桂生平及交游考察第13-22页
   ·何梦桂籍贯及生卒年第13页
   ·何梦桂生平经历第13-16页
     ·理宗绍定二年(1229)----度宗咸淳元年(1265)第13-14页
     ·度宗咸淳元年(1265)——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第14-15页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卒年第15-16页
   ·何梦桂交游述略第16-19页
     ·与终生挚友方逢辰的交游第16-17页
     ·与遗民诗人谢翱的交游第17-18页
     ·与遗民诗人林景熙的交游第18-19页
   ·何梦桂的思想述要第19-22页
     ·儒家思想的影响第19-20页
     ·道家思想的影响第20-22页
第二章 何梦桂诗学主张第22-36页
   ·学杜而心系民族第22-24页
     ·宋际诗坛尊杜风尚第22-23页
     ·何梦桂学杜主张第23-24页
   ·对“养气”说的拓展第24-30页
     ·“养气”说的时代衍变第24-25页
     ·何梦桂“养气”说的新变第25-28页
     ·“养气”与“活法”第28-30页
   ·对江西诗学的批判与超越第30-36页
     ·对宋末诗歌流派的批评第30-32页
     ·对“感物”说的继承与发展第32-34页
     ·倡导自然平和的创作心态第34-36页
第三章 何梦桂诗歌题材内容第36-48页
   ·咏怀诗第36-41页
     ·抒发亡国之悲、故国之思第36-38页
     ·表达对爱国志士的深切悼念第38-39页
     ·抒发身世之悲第39-41页
   ·咏物诗第41-44页
     ·排遣诗人内心的孤独第42页
     ·表达诗人的人格追求第42-44页
   ·酬赠诗第44-46页
     ·遗民诗人精神上的屈辱与迷惘第44页
     ·表达与友人间的相互慰勉之情第44-46页
   ·闲适诗第46-48页
     ·追求道家的超然与脱俗第46-47页
     ·平和心态中的悲凉与无奈第47-48页
第四章 何梦桂诗歌艺术手法第48-56页
   ·比兴寄托,使事用典第48-51页
   ·效法屈骚、抒泄忧愤第51-53页
   ·深于炼字、炼句第53-54页
   ·白描手法运用及善用景语作结第54-56页
第五章 何梦桂诗歌艺术风格第56-61页
   ·平易自然第56-57页
   ·沉郁悲凉第57-59页
   ·含蓄蕴藉第59-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绡词》与《海绡说词》研究
下一篇:秦亡教训总结与西汉散文辞赋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