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隋语文教育观在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相关介绍 | 第11-12页 |
一、杨再隋 | 第11页 |
二、城乡结合部 | 第11页 |
三、城乡结合部小学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理论研究法 | 第12页 |
二、实地调查法 | 第12-13页 |
三、教学实例分析法 | 第13页 |
第五节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一、关于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二、关于杨再隋教育思想的研究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城乡结合部小学的语文教学情况调查 | 第17-25页 |
第一节 设计调查方案 | 第17页 |
一、样本的选择 | 第17页 |
二、调查的方式 | 第17页 |
第二节 实施调查,分析结果 | 第17-21页 |
一、实施调查 | 第17-18页 |
二、分析结果 | 第18-21页 |
第三节 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 第21-25页 |
一、课堂“表演”的成分较重 | 第21-22页 |
二、忽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 第22-23页 |
三、“假主体”现象明显 | 第23页 |
四、教师的方法指导不足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杨再隋的语文教育观介绍 | 第25-32页 |
第一节 本色语文观 | 第25-26页 |
一、平平淡淡教语文 | 第25页 |
二、简简单单教语文 | 第25页 |
三、扎扎实实教语文 | 第25页 |
四、轻轻松松教语文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美育教学观 | 第26-27页 |
一、审美教育的任务 | 第26页 |
二、审美教育的原则 | 第26-27页 |
第三节 阅读教学观 | 第27-32页 |
一、阅读教学的过程 | 第27-28页 |
二、阅读教学的方法 | 第28-32页 |
第四章 杨再隋语文教育观的应用 | 第32-42页 |
第一节 要贯彻“本色语文”教学观 | 第32-33页 |
一、在教学内容上追求“本色” | 第32-33页 |
二、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本色” | 第33页 |
第二节 要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 第33-36页 |
一、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 | 第34页 |
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 第34-36页 |
第三节 要秉持双主体教育理念 | 第36-38页 |
一、始终坚持学生的第一主体性 | 第37页 |
二、正确发挥教师的“扶”和“讲”的作用 | 第37-38页 |
第四节 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 第38-42页 |
一、把握语文课堂各个环节进行学法指导 | 第38-40页 |
二、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 | 第40-42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