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前言 | 第9-11页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1-14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3、结果 | 第14-21页 |
3.1 四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 第14-15页 |
3.2 四组介入资料比较 | 第15-16页 |
3.3 四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 第16页 |
3.4 四组IABP机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 | 第16-17页 |
3.5 四组IABP术前及1年后LVEF情况比较 | 第17-18页 |
3.6 四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 | 第18页 |
3.7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基线资料 | 第18-19页 |
3.8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 第19-20页 |
3.9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术前术后NT-proBNP及LVEF比较 | 第20-21页 |
4、讨论 | 第21-24页 |
4.1 随着不同植入时机延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率越快,心功能越差 | 第21-22页 |
4.2 IABP植入联合PCI治疗可明显提高植入时机为 12-24小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影响 | 第22-23页 |
4.3 IABP 对不同植入时机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 | 第23页 |
4.4 IABP 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 第23-24页 |
4.5 本研究局限性 | 第24页 |
5.结论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9页 |
附录 | 第29-3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