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鹤山超级站大气细颗粒成分特征及二次污染过程成因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大气气溶胶概述第8-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15-17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17-22页
    2.1 采样地点及环境代表性第17-18页
    2.2 气溶胶单颗粒数据分析第18-19页
    2.3 碳质组分分析第19-20页
    2.4 水溶性离子组分分析第20-22页
第三章 单颗粒气溶胶理化特征研究第22-36页
    3.1 大气采样和气象因素第22-23页
    3.2 单颗粒气溶胶颗粒分类及质谱特征分析第23-30页
    3.3 O_3型首要污染物天气条件下的气溶胶单颗粒特征第30-32页
    3.4 PM_(2.5) 型首要污染物天气条件下的气溶胶单颗粒特征第32-34页
    3.5 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气溶胶碳质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诊断第36-46页
    4.1 大气采样第36-37页
    4.2 气团轨迹分析第37页
    4.3 碳质组分日变化特征第37-39页
    4.4 碳质组分来源诊断第39-43页
    4.5 典型天气过程及区域传输对SOC的影响第43-44页
    4.6 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典型大气复合污染过程中二次污染成因研究第46-58页
    5.1 大气采样第46-47页
    5.2 气团轨迹分析第47-48页
    5.3 污染特征分析第48-49页
    5.4 SOC的估算第49-50页
    5.5 二次无机组分(SIA)分析第50-53页
    5.6 单颗粒成分分析第53-54页
    5.7 二次污染成因分析第54-56页
    5.8 小结第56-58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58-61页
    6.1 主要结论第58-59页
    6.2 特色与创新第59页
    6.3 不足和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70页
附录: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纹理特征的地表覆盖分类算法研究
下一篇:医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