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数字电路论文

基于FPGA的高速数字I/O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2-13页
    1.3 技术难点及关键问题第13-14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4-15页
第2章 高速数字I/O系统方案设计第15-27页
    2.1 需求分析及性能指标第15-16页
    2.2 高速缓存技术第16-17页
        2.2.1 缓存介质分析第16页
        2.2.2 缓存芯片选型第16-17页
    2.3 系统总线技术第17-20页
        2.3.1 PCIE总线概念第17-18页
        2.3.2 PCIE总线协议第18-19页
        2.3.3 PCIE总线配置空间第19-20页
    2.4 重配置技术第20-22页
        2.4.1 重配置概念第20-21页
        2.4.2 重配置分类第21-22页
    2.5 系统方案设计第22-26页
        2.5.1 高速缓存方案选型第23-24页
        2.5.2 PCIE总线方案选型第24-25页
        2.5.3 重配置控制器方案选型第25-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高速缓存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27-45页
    3.1 Xilinx MIG IP Core定制第27-30页
        3.1.1 MIG核分析第27-29页
        3.1.2 MIG核设置第29页
        3.1.3 MIG核修改第29-30页
    3.2 高速缓存系统框架设计第30-31页
    3.3 乒乓缓存模块设计第31-34页
        3.3.1 乒乓缓存整体构架第31页
        3.3.2 乒乓缓存速率统计第31-32页
        3.3.3 乒乓缓存状态机设计第32-33页
        3.3.4 乒乓缓存时序分析第33-34页
    3.4 MIG控制器模块设计第34-37页
        3.4.1 MIG控制器存储深度控制第34-35页
        3.4.2 MIG控制器的写操作第35-36页
        3.4.3 MIG控制器的读操作第36-37页
        3.4.4 MIG控制器地址追赶问题第37页
    3.5 静态时序路径分析第37-40页
        3.5.1 时序裕量计算第38-40页
        3.5.2 最高频率计算第40页
    3.6 时序优化方法第40-44页
        3.6.1 流水线操作第41-43页
        3.6.2 同步驱动设计第43-44页
        3.6.3 时序综合报告第44页
    3.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PCIE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45-59页
    4.1 PCIE IP Core配置第45-46页
    4.2 PCIE用户逻辑设计第46-54页
        4.2.1 发送引擎模块第47-49页
        4.2.2 接收引擎模块第49-50页
        4.2.3 DMA状态控制器模块第50-52页
        4.2.4 DMA指令解析器模块第52-53页
        4.2.5 读请求单元模块第53-54页
    4.3 PCIE用户逻辑时序分析第54-58页
        4.3.1 DMA写操作第54-55页
        4.3.2 DMA读操作第55-56页
        4.3.3 DMA指令解析第56-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重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59-81页
    5.1 数据速率重配置模块设计第59-63页
        5.1.1 动态时钟切换模块设计第59-61页
        5.1.2 动态时钟模式配置第61-62页
        5.1.3 动态时钟时序分析第62-63页
    5.2 逻辑电平重配置软件设计第63-67页
        5.2.1 ICAP核调用第64页
        5.2.2 IPROG指令解析第64-65页
        5.2.3 WBSTAR参数配置第65-66页
        5.2.4 全局配置文件下载第66-67页
    5.3 逻辑电平重配置硬件设计第67-70页
        5.3.1 DC/DC电源模块第67-69页
        5.3.2 高速三态门模块第69-70页
    5.4 传输方式重配置模块设计第70-80页
        5.4.1 串并转换模块设计第70-72页
        5.4.2 局部重配置环境搭建第72-74页
        5.4.3 局部重配置驱动设计第74-77页
        5.4.4 局部重配置资源管理第77-78页
        5.4.5 局部配置文件下载第78-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6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第81-91页
    6.1 测试平台搭建第81-82页
    6.2 数据速率切换测试第82-83页
    6.3 数据电平切换测试第83-84页
    6.4 数据传输方式切换测试第84-85页
    6.5 系统联调第85-89页
        6.5.1 数据采集测试第86-87页
        6.5.2 数据输出测试第87-89页
    6.6 本章小结第89-91页
总结与展望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7-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PC技术HS银行审核小微企业财务信息的方法研究
下一篇:M公司基于存货跌价准备的盈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