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关键概念阐释 | 第12-15页 |
1.2.1 关于英雄的界定 | 第12页 |
1.2.2 英雄叙事和英雄报道 | 第12-13页 |
1.2.3 主流媒体 | 第13-14页 |
1.2.4 媒介形象建构和英雄形象 | 第14-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3.1 关于典型人物报道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2 关于新闻叙事学的研究 | 第16页 |
1.3.3 关于“英雄形象”的研究 | 第16-18页 |
1.3.4 关于框架理论的研究 | 第18-19页 |
1.4 选题意义 | 第19-20页 |
1.5 研究设计 | 第20-23页 |
1.5.1 研究问题 | 第20页 |
1.5.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20-21页 |
1.5.3 样本选择 | 第21-23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6.1 内容分析法 | 第23-24页 |
1.6.2 框架分析法 | 第24页 |
1.7 研究类目建构与操作 | 第24-27页 |
第2章 英雄报道新闻框架分析 | 第27-44页 |
2.1 英雄报道内容框架分析 | 第27-30页 |
2.1.1 报道时间和数量 | 第27-28页 |
2.1.2 报道版面与版次 | 第28-29页 |
2.1.3 新闻配图 | 第29-30页 |
2.2 英雄报道新闻图式分析 | 第30-40页 |
2.2.1 主要事件 | 第31-33页 |
2.2.2 主人公画像 | 第33-36页 |
2.2.3 结果和影响 | 第36-40页 |
2.3 文本框架分析 | 第40-44页 |
2.3.1 标题常用词与价值框架 | 第40-42页 |
2.3.2 报道正文常用词与价值框架 | 第42-44页 |
第3章 《人民日报》“英雄”叙事分析 | 第44-59页 |
3.1 英雄叙事的句式选择偏好 | 第44-47页 |
3.2 《人民日报》英雄形象描绘 | 第47-56页 |
3.2.1 “公共领域”中的英雄形象 | 第47-55页 |
3.2.2 “私人视域”中的英雄形象 | 第55-56页 |
3.3 《人民日报》英雄报道叙事特征总结 | 第56-59页 |
第4章 《人民日报》英雄叙事构架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 第59-65页 |
4.1 英雄模范人物宣传报道面临的挑战 | 第59-60页 |
4.2 《人民日报》英雄叙事构架的不足 | 第60-62页 |
4.2.1 模式化的叙事构架必然塑造出脸谱化的英雄 | 第60-61页 |
4.2.2 煽情与拔高可能消解崇高、影响受众对英雄的印象认知 | 第61-62页 |
4.3 《人民日报》英雄叙事的改进建议 | 第62-65页 |
4.3.1 基调上:加强报道思辨性,减少过度煽情 | 第62-63页 |
4.3.2 形式上:改进报道方式,立体化呈现英雄 | 第63页 |
4.3.3 视角上:对接时代特征,塑造带有“烟火气”的鲜活人格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