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的遥感矿化信息提取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2.1 国内外遥感蚀变信息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2 国内外分形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2.3 存在问题 | 第15-16页 |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9-28页 |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1页 |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第21-28页 |
| 2.2.1 地层 | 第21-24页 |
| 2.2.2 构造 | 第24-25页 |
| 2.2.3 岩浆岩 | 第25-26页 |
| 2.2.4 变质作用 | 第26页 |
| 2.2.5 矿产特征 | 第26-28页 |
| 第3章 分形理论 | 第28-32页 |
| 3.1 分形理论简述 | 第28-29页 |
| 3.2 自相似性 | 第29-30页 |
| 3.3 分形维数 | 第30页 |
| 3.4 多重分形 | 第30-31页 |
| 3.5 地质现象中的分形 | 第31-32页 |
| 第4章 遥感图像处理 | 第32-46页 |
| 4.1 遥感数据源的选择 | 第32-34页 |
| 4.2 遥感图像预处理 | 第34-40页 |
| 4.2.1 辐射定标 | 第34-35页 |
| 4.2.2 大气校正 | 第35-37页 |
| 4.2.3 几何校正 | 第37-39页 |
| 4.2.4 图像融合 | 第39-40页 |
| 4.2.5 裁剪 | 第40页 |
| 4.3 研究区遥感数据干扰信息去除 | 第40-46页 |
| 4.3.1 研究区植被干扰信息去除 | 第41-42页 |
| 4.3.2 研究区水体信息去除 | 第42-44页 |
| 4.3.3 研究区第四系信息去除 | 第44页 |
| 4.3.4 研究区阴影信息去除 | 第44-45页 |
| 4.3.5 计算研究区合膜 | 第45-46页 |
| 第5章 遥感线性构造分形统计 | 第46-53页 |
| 5.1 研究区构造信息解译 | 第46-47页 |
| 5.2 研究区线性构造特征 | 第47-49页 |
| 5.3 研究区线性构造定量化分析 | 第49-51页 |
| 5.4 线性构造的分形特征 | 第51-52页 |
| 5.5 研究区线性构造分形信息提取效果评价 | 第52-53页 |
| 第6章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第53-74页 |
| 6.1 基本原理 | 第53-54页 |
| 6.2 蚀变信息提取 | 第54-61页 |
| 6.2.1 主成分分析法(PCA) | 第54-57页 |
| 6.2.2 光谱角填图法(SAM) | 第57-58页 |
| 6.2.3 比值法(RM) | 第58-60页 |
| 6.2.4 比值-主成分法 | 第60-61页 |
| 6.3 异常分级 | 第61-70页 |
| 6.3.1 门限法 | 第61-62页 |
| 6.3.2 分形法 | 第62-69页 |
| 6.3.3 门限法与分形法比较 | 第69-70页 |
| 6.4 研究区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效果评价 | 第70-71页 |
| 6.5 分形信息综合分析 | 第71-74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 附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