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生物医用材料 | 第9-10页 |
1.1.1 生物医用材料的定义 | 第9页 |
1.1.2 生物医用材料的历史与发展 | 第9-10页 |
1.1.3 生物医用材料的分类 | 第10页 |
1.2 镁合金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 第10-12页 |
1.2.1 镁以及镁合金的基本性质 | 第10页 |
1.2.2 镁合金的腐蚀类型 | 第10-11页 |
1.2.3 医用镁合金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植酸在镁合金腐蚀中的应用 | 第12-15页 |
1.3.1 植酸的基本特性 | 第12-14页 |
1.3.2 植酸在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硅烷偶联剂在镁合金腐蚀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1.4.1 硅烷偶联剂的基本特性 | 第15-16页 |
1.4.2 硅烷偶联剂在提高合金耐蚀性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1.5.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2 课题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实验过程及测试方法 | 第19-25页 |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19-2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19-20页 |
2.2 实验过程 | 第20-23页 |
2.2.1 镁合金基体的预处理 | 第20页 |
2.2.2 植酸/γ-APS杂化涂层的制备 | 第20-21页 |
2.2.3 植酸/BTSE杂化涂层的制备 | 第21页 |
2.2.4 体外浸泡测试 | 第21-22页 |
2.2.5 电化学测试 | 第22-23页 |
2.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第23-25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3页 |
2.3.2 接触角测试 | 第23-24页 |
2.3.3 酸碱计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植酸/γ-APS杂化涂层的制备 | 第25-37页 |
3.1 前驱体溶胶变化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25-33页 |
3.1.1 溶胶pH值的影响 | 第25-27页 |
3.1.2 溶剂组成的影响 | 第27-29页 |
3.1.3 前驱体水解时间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4 反应物比例的影响 | 第30-33页 |
3.2 制备工艺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33-36页 |
3.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植酸/BTSE杂化涂层的制备 | 第37-48页 |
4.1 前驱体溶胶变化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37-44页 |
4.1.1 溶胶pH值的影响 | 第37-39页 |
4.1.2 溶剂组成的影响 | 第39-40页 |
4.1.3 前驱体水解时间的影响 | 第40-41页 |
4.1.4 反应物比例的影响 | 第41-44页 |
4.2 制备工艺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44-47页 |
4.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杂化涂层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48-53页 |
5.1 杂化涂层的亲水性 | 第48-49页 |
5.2 杂化涂层的长期降解性能 | 第49-50页 |
5.3 杂化涂层的生物矿化性能 | 第50-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