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2-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32页 |
2.1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 | 第15-23页 |
2.1.1 公务员的界定 | 第15页 |
2.1.2 公务员激励的特点 | 第15-16页 |
2.1.3 国内外关于激励的研究 | 第16-18页 |
2.1.4 中国文官制度及公务员激励研究 | 第18-20页 |
2.1.5 西方公务员制度及公务员激励研究 | 第20-21页 |
2.1.6 国内地级市基层公务员激励研究 | 第21-23页 |
2.2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 第23-29页 |
2.2.1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第23页 |
2.2.2 考核机制 | 第23-25页 |
2.2.3 工资机制 | 第25页 |
2.2.4 奖惩机制 | 第25-27页 |
2.2.5 晋升机制 | 第27-29页 |
2.3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对基层公务员的影响 | 第29-31页 |
2.3.1 规范了政府行为 | 第29页 |
2.3.2 保障了公务员权益 | 第29-30页 |
2.3.3 激励强度弱化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阳江市海陵区公务员激励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2-45页 |
3.1 阳江市海陵区公务员激励机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 第32-34页 |
3.1.1 全员聘用 | 第33页 |
3.1.2 绩效考核 | 第33-34页 |
3.1.3 奖罚规定 | 第34页 |
3.2 阳江市海陵区公务员激励机制问卷调查 | 第34-40页 |
3.2.1 调查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情况 | 第35页 |
3.2.2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第35-40页 |
3.3 阳江市海陵区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作用 | 第40-42页 |
3.3.1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提升行政能力 | 第40-41页 |
3.3.2 实行扁平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 第41页 |
3.3.3 激发公务员潜能,提高行政创造力 | 第41-42页 |
3.4 阳江市海陵区公务员激励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3.4.1 晋升空间相对狭窄,职业发展台阶亟需增加 | 第42页 |
3.4.2 绩效考核科学性缺乏,差异化管理有待加强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阳江市海陵区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5-50页 |
4.1 外部环境的影响 | 第45-48页 |
4.1.1 体制机制的制约 | 第45-46页 |
4.1.2 生态环境的制约 | 第46-48页 |
4.2 内部发展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1 管理理念的缺陷 | 第48页 |
4.2.2 技术层面的欠缺 | 第48-49页 |
4.2.3 监督机制的缺失 | 第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健全阳江市海陵区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 | 第50-63页 |
5.1 营造激励的良好环境 | 第50-53页 |
5.1.1 加强组织领导 | 第50-51页 |
5.1.2 进行科学分类 | 第51-52页 |
5.1.3 改变生态环境 | 第52-53页 |
5.2 改进激励的方式方法 | 第53-55页 |
5.2.1 重视按人的需求进行激励 | 第53页 |
5.2.2 重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 第53-54页 |
5.2.3 重视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 | 第54-55页 |
5.3 完善激励的制度设计 | 第55-62页 |
5.3.1 完善聘任制度 | 第56-57页 |
5.3.2 完善考核制度 | 第57-60页 |
5.3.3 完善薪酬制度 | 第60-61页 |
5.3.4 完善监督制度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1:阳江市海陵区公务员激励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 第68-69页 |
附录2: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