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概述 | 第11-18页 |
(一) 非执法性警务含义 | 第11-12页 |
(二) 非执法性警务与执法性警务关系 | 第12-13页 |
1. 非执法性警务与执法性警务区别 | 第12页 |
2. 非执法性警务与执法性警务联系 | 第12-13页 |
(三) 非执法性警务与非警务关系 | 第13-14页 |
1. 非执法性警务与非警务区别 | 第13页 |
2. 非执法性警务与非警务联系 | 第13-14页 |
(四) 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含义 | 第14-15页 |
(五) 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必要性 | 第15-18页 |
1. 警力不足给警务活动带来严峻挑战 | 第15页 |
2. 风险社会给警务活动带来严峻挑战 | 第15-17页 |
3. 安全需求的特殊性与安全需求的提高给警务活动带来严峻挑战 | 第17-18页 |
二、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实践回顾 | 第18-27页 |
(一) 国内外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实践 | 第19-21页 |
1. 美国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实践 | 第19-21页 |
2. 我国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实践 | 第21页 |
(二) 国内外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在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具体实践 | 第21-27页 |
1. 大型活动以及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概述 | 第21-23页 |
2. 德国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在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具体实践 | 第23-24页 |
3. 日本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在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具体实践 | 第24-25页 |
4. 我国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在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具体实践 | 第25-27页 |
三、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运行分析 | 第27-32页 |
(一) 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运行机制 | 第27-30页 |
1. 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理论基础 | 第27-28页 |
2. 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历史渊源 | 第28-30页 |
(二) 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运行目标 | 第30页 |
1. 充分利用民间力量,优化警力资源配置 | 第30页 |
2. 增强公民安全防范力量,实现网格化防范体系构建 | 第30页 |
(三) 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管理体制 | 第30-32页 |
1.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 第30-31页 |
2. 发挥警察部门和政府的监管职能 | 第31页 |
3. 建立警察与保安、志愿者的合作机制 | 第31-32页 |
四、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实现研究 | 第32-45页 |
(一) 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实现途径 | 第32-37页 |
1. 创建专业的保安公司,为民众提供专门服务 | 第32-35页 |
2. 培养志愿者队伍,广泛深入民众中 | 第35-36页 |
3. 聘请专家队伍,为民众提供专业服务 | 第36页 |
4. 扶持物业管理业,发挥居民自主防范能力 | 第36-37页 |
(二) 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实现方式 | 第37-41页 |
1.合同承包方式 | 第37-39页 |
2. 吸引纳入方式 | 第39-41页 |
3. 委托代理方式 | 第41页 |
(三) 非执法性警务社会化实现保障 | 第41-45页 |
1. 意识保障 | 第42页 |
2. 法制保障 | 第42-43页 |
3. 物质保障 | 第43-44页 |
4. 监督救济保障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