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面设计中补色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1.4 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 第2章 补色的理论分析 | 第14-24页 |
| 2.1 物理学补色原理 | 第14-15页 |
| 2.2 生理学补色原理 | 第15-18页 |
| 2.3 色相、颜色与物体色 | 第18-21页 |
| 2.3.1 色相 | 第18-19页 |
| 2.3.2 颜色 | 第19-20页 |
| 2.3.3 物体色 | 第20-21页 |
| 2.4 补色对比的作用 | 第21-24页 |
| 第3章 平面设计中的补色应用 | 第24-38页 |
| 3.1 色彩的象征及联想 | 第24-26页 |
| 3.2 补色在平面设计的应用效果 | 第26-32页 |
| 3.2.1 平面设计补色的配色规律 | 第26-28页 |
| 3.2.2 平面设计补色效应产生的方法 | 第28-32页 |
| 3.3 三种典型补色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 第32-36页 |
| 3.4 补色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 第36-38页 |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8-46页 |
| 4.1 儿童食品广告平面设计的补色效应要求 | 第38-40页 |
| 4.2 儿童食品广告平面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 | 第40-46页 |
| 结语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