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概况 | 第13-15页 |
1.2.1 化工工艺与硝化过程热安全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2 硝酸异辛酯生产工艺及热危险性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1.3 本文的工作 | 第15-17页 |
2 热危险性分析方法及主要设备 | 第17-30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热失控危险性评估方法 | 第17-20页 |
2.2.1 典型热失控情形 | 第17-18页 |
2.2.2 风险矩阵法 | 第18-19页 |
2.2.3 失控情景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2.3 反应量热仪 | 第20-22页 |
2.4 差示扫描量量热仪 | 第22-27页 |
2.4.1 仪器简介 | 第22-23页 |
2.4.2 基于DSC测试的自催化甄别方法和动力学计算 | 第23-27页 |
2.4.2.1 中断回扫法 | 第23-25页 |
2.4.2.2 动力学计算 | 第25-26页 |
2.4.2.3 机理函数的计算 | 第26-27页 |
2.5 绝热加速度量热仪 | 第27-29页 |
2.5.1 仪器简介 | 第27-28页 |
2.5.2 ARC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EHN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30-49页 |
3.1 EHN热分解特性及其热分解动力学 | 第30-38页 |
3.1.1 实验 | 第30页 |
3.1.2 热分解特性鉴别 | 第30-33页 |
3.1.2.1 中断回扫实验结果 | 第30-32页 |
3.1.2.2 等温DSC实验 | 第32-33页 |
3.1.3 EHN热分解动力学 | 第33-38页 |
3.1.3.1 EHN非等温DSC测试结果 | 第33-34页 |
3.1.3.2 EHN非等温与等温分解动力学 | 第34-36页 |
3.1.3.3 机理函数 | 第36-38页 |
3.2 酸对硝酸异辛酯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38-48页 |
3.2.1 实验及测试条件 | 第39-40页 |
3.2.1.1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3.2.1.2 DSC测试条件 | 第39-40页 |
3.2.2 DSC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3.2.3 ARC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42-45页 |
3.2.4 EHN绝热分解动力学 | 第45-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反应过程危险性测试 | 第49-58页 |
4.1 实验试剂 | 第49页 |
4.2 温度的影响 | 第49-53页 |
4.2 搅拌速率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 加料速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 反应过程热危险性评估与分级 | 第58-67页 |
5.1 反应产物热稳定性分析 | 第58-62页 |
5.1.1 实验条件 | 第58页 |
5.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1页 |
5.1.3 动力学分析及TD24计算 | 第61-62页 |
5.2 热失控危险性评估 | 第62-66页 |
5.2.1 热失控严重度分析 | 第62-63页 |
5.2.2 热失控引发二次分解的可能性 | 第63-65页 |
5.2.2.1 异辛醇硝化反应的MTSR | 第63-64页 |
5.2.2.2 EHN二次分解的可能性 | 第64-65页 |
5.2.3 风险矩阵方法的评估结果 | 第65页 |
5.2.4 失控情景分析方法评估 | 第65-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异辛醇硝化工艺热失控反应机理的初步研究 | 第67-73页 |
6.1 实验仪器简介及测试条件 | 第67页 |
6.2 副产物鉴定结果 | 第67-71页 |
6.3 热失控反应机理探索 | 第71-7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3-76页 |
7.1 本文结论 | 第73-74页 |
7.2 本论文的主要特色和创新 | 第74页 |
7.3 问题和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附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