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2-14页 |
一、唑来膦酸对大鼠颅面骨和髂骨中Dlx-5 和Msx-1 表达的影响 | 第14-29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4-20页 |
1.1.1 实验材料和实验动物 | 第14-15页 |
1.1.2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取材 | 第15页 |
1.1.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15-17页 |
1.1.4 Western blot | 第17-19页 |
1.1.5 实时定量PCR检测 | 第19-20页 |
1.1.6 统计学方法 | 第20页 |
1.2 结果 | 第20-26页 |
1.2.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第20-22页 |
1.2.2 Western blot结果 | 第22-25页 |
1.2.3 实时定量PCR结果 | 第25-26页 |
1.3 讨论 | 第26-28页 |
1.3.1 顶骨、颌骨以及髂骨的胚胎来源和成骨方式 | 第26-27页 |
1.3.2 Dlx-5 和Msx-1 在顶骨、颌骨以及髂骨中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 | 第27-28页 |
1.4 小结 | 第28-29页 |
二、探究Dlx-5 和Msx-1 在BRONJ动物模型中的致病作用 | 第29-48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29-34页 |
2.1.1 实验材料和实验动物 | 第29-30页 |
2.1.2 BRONJ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取材 | 第30页 |
2.1.3 影像学检查 | 第30-31页 |
2.1.4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 | 第31页 |
2.1.5 Masson染色 | 第31-32页 |
2.1.6 Western blot | 第32-33页 |
2.1.7 实时定量PCR检测 | 第33-34页 |
2.1.8 统计学方法 | 第34页 |
2.2 结果 | 第34-40页 |
2.2.1 临床观察 | 第34-36页 |
2.2.2 影像学检查 | 第36-37页 |
2.2.3 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 | 第37-39页 |
2.2.4 Western blot 结果 | 第39页 |
2.2.5 实时定量PCR结果 | 第39-40页 |
2.3 讨论 | 第40-48页 |
2.3.1 BRONJ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2.3.2 BRONJ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以及组织形态学特点 | 第42-44页 |
2.3.3 Dlx-5 和Msx-1 在BRONJ致病机制中发挥的作用 | 第44-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综述 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56-71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