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在逆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逆向工程概述第9-12页
        1.1.1 逆向工程的基本概念第9-10页
        1.1.2 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第10-12页
    1.2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分类第12-14页
        1.2.2 运动法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页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第16-18页
2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的理论基础第18-38页
    2.1 三维重建的一般过程第18页
    2.2 三维重建的几何基础第18-21页
        2.2.1 向量空间的表示第18-19页
        2.2.2 射影几何基础第19-21页
    2.3 相机模型及成像原理第21-32页
        2.3.1 透视投影模型的坐标系第22-23页
        2.3.2 透视投影模型中坐标系间的变换第23-26页
        2.3.3 三种畸变类型第26-27页
        2.3.4 加入畸变的实际成像模型第27-28页
        2.3.5 对极几何第28-29页
        2.3.6 基础矩阵第29-30页
        2.3.7 本质矩阵第30-31页
        2.3.8 单应矩阵第31-32页
    2.4 相机的标定理论第32-37页
        2.4.1 线性求解方法第33-34页
        2.4.2 非线性求解方法第34页
        2.4.3 两步法第34-35页
        2.4.4 直接求解Kruppa方程的自标定第35页
        2.4.5 分层逐步自标定第35-37页
    2.5 相机标定实验第37-38页
3 图像的采集与处理第38-52页
    3.1 静物的图像采集系统第38-41页
        3.1.1 系统硬件组成第38-41页
        3.1.2 图像采集方式第41页
    3.2 针对动态对象的图像同步采集系统第41-44页
        3.2.1 系统硬件组成第41-42页
        3.2.2 图像采集方式第42-44页
    3.3 图像预处理第44-48页
        3.3.1 Raw数据的处理第44页
        3.3.2 图像的去噪实验第44-47页
        3.3.3 图像增强第47-48页
    3.4 本文提出的三维重建方法第48-52页
        3.4.1 静物的三维重建第50-51页
        3.4.2 针对动态对象的三维重建第51-52页
4 针对三维重建误差的实验分析第52-68页
    4.1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的误差来源第52页
    4.2 图像采集方法对重建精度的影响第52-60页
        4.2.1 感光度的影响第52-54页
        4.2.2 图像景深的影响第54-55页
        4.2.3 相机布局的影响第55-56页
        4.2.4 图像噪声的影响第56-57页
        4.2.5 图像增强的作用第57-59页
        4.2.6 镜头畸变的影响第59-60页
        4.2.7 待测对象纹理及形状的影响第60页
    4.3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精度评价第60-68页
        4.3.1 三维重建精度的评估第61-64页
        4.3.2 与三维扫描仪的误差对比第64-68页
5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在逆向工程中的应用第68-72页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A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的测量误差统计结果第76-78页
附录B 三维扫描仪的测量误差统计结果第78-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词语的收录与编纂问题研究
下一篇:人皮肤AQP3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