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端元提取算法的研究状况 | 第8-1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解混模型及常用端元提取方法 | 第12-24页 |
2.1 混合像元分解模型 | 第12-14页 |
2.1.1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 第12-13页 |
2.1.2 非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 第13-14页 |
2.2 基于投影的端元提取算法 | 第14-16页 |
2.2.1 PPI算法 | 第14-15页 |
2.2.2 VCA算法 | 第15页 |
2.2.3 OSP算法 | 第15-16页 |
2.3 基于几何的端元提取算法 | 第16-19页 |
2.3.1 N-FINDR算法 | 第16-17页 |
2.3.2 SGA算法 | 第17-18页 |
2.3.3 SMACC算法 | 第18-19页 |
2.3.4 最大距离法 | 第19页 |
2.4 基于离散粒子群优化的端元提取算法 | 第19-21页 |
2.5 端元提取的精度评价 | 第21-23页 |
2.5.1 已知真实数据的精度评价 | 第21-22页 |
2.5.2 未知真实数据的精度评价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算法理论基础 | 第24-31页 |
3.1 凸几何学的理论 | 第24-26页 |
3.1.1 仿射包 | 第24-25页 |
3.1.2 凸包 | 第25-26页 |
3.2 单形体体积计算 | 第26-27页 |
3.3 端元提取模型 | 第27-28页 |
3.4 基于线性表示判定端元 | 第28-29页 |
3.5 线性表示系数的确定 | 第29页 |
3.6 信息熵的定义及计算 | 第29-3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基于线性表示的端元提取 | 第31-37页 |
4.1 基于单体扩张的端元提取算法 | 第31-33页 |
4.1.1 算法实现 | 第31-32页 |
4.1.2 算法小结 | 第32-33页 |
4.2 基于单体扩张的端元提取改进算法 | 第33-34页 |
4.2.1 算法实现 | 第33-34页 |
4.2.2 算法小结 | 第34页 |
4.3 基于信息熵改进的单体扩张端元提取算法 | 第34-36页 |
4.3.1 算法步骤 | 第35-36页 |
4.3.2 算法小结 | 第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端元提取算法结果分析 | 第37-48页 |
5.1 基于单体扩张的端元提取算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4页 |
5.1.1 仿真实验 | 第37-40页 |
5.1.2 真实高光谱数据的算法实验分析 | 第40-44页 |
5.2 基于单体扩张的端元提取改进算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5.2.1 仿真实验 | 第44-45页 |
5.2.2 美国内华达州AVIRIS数据 | 第45-46页 |
5.3 基于信息熵改进的单体扩张的端元提取算法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46-4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