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新型补油装置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液压泵新型补油装置研究 | 第15-26页 |
2.1 射流理论介绍 | 第15-17页 |
2.2 补油装置模型 | 第17-20页 |
2.2.1 几何模型 | 第18-19页 |
2.2.2 模型仿真条件 | 第19-20页 |
2.3 模型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20-24页 |
2.3.1 喷嘴前后压差对后端压力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2 喷嘴类型对后端压力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3 喷嘴角度对后端压力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4 喷嘴孔径对后端压力的影响 | 第23页 |
2.3.5 吸油口孔边距的影响研究 | 第23-24页 |
2.4 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液压泵新型补油装置试验研究 | 第26-34页 |
3.1 实验器材 | 第26-27页 |
3.2 实验结构模型 | 第27-29页 |
3.3 实验方案 | 第29-31页 |
3.4 试验及分析 | 第31-33页 |
3.4.1 补油装置引流能力试验 | 第31页 |
3.4.2 通径为3mm的喷嘴试验 | 第31-32页 |
3.4.3 通径为2mm的喷嘴试验 | 第32页 |
3.4.4 通径为1.8mm的喷嘴试验 | 第32页 |
3.4.5 不同喷嘴系统内引流能力比较 | 第32-33页 |
3.5 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新型补油装置计算方法研究 | 第34-44页 |
4.1 引射器工作原理 | 第34-36页 |
4.2 补油装置改进及建模 | 第36-39页 |
4.2.1 补油装置改进结构 | 第36页 |
4.2.2 改进结构建模 | 第36页 |
4.2.3 改进模型建模及条件 | 第36-39页 |
4.3 部分关键结构仿真及分析 | 第39-42页 |
4.3.1 喉嘴距对装置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2 喉管直径对装置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3 喉管长度对装置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4 扩散角对装置性能的影响 | 第42页 |
4.4 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基于温度影响的空穴研究 | 第44-50页 |
5.1 装置内部温度场分布 | 第44-45页 |
5.2 空穴范围仿真 | 第45-49页 |
5.2.1 仿真模型及条件 | 第45页 |
5.2.2 恒温差且不同入口温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5.2.3 变温度差且恒定混合温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5.2.4 变温差且固定单一入口温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5.3 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