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论文--压缩机、压气机论文

视觉引导压缩机装配技术与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0-11页
    1.4 小结第11-12页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介绍第12-21页
    2.1 整体方案设计第12-13页
    2.2 硬件组成第13-17页
        2.2.1 机器人控制模块第13-14页
        2.2.2 压缩机夹具介绍第14页
        2.2.3 计算机与相机相关设备第14-15页
        2.2.4 硬件连接控制原理图第15-16页
        2.2.5 安全保护原理图第16-17页
    2.3 软件组成第17-20页
        2.3.1 机器人轨迹控制程序第17-18页
        2.3.2 安全保护电路程序第18-19页
        2.3.3 相机标定与视觉识别定位程序第19-20页
        2.3.4 上位机控制程序第20页
    2.4 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21-48页
    3.1 机器人控制程序设计第21-25页
        3.1.1 机器人轨迹程序设计第21页
        3.1.2 机器人坐标系说明第21-23页
        3.1.3 机器人常用指令介绍第23-25页
    3.2 视觉处理系统软件设计第25-41页
        3.2.1 相机标定软件算法设计第25-33页
            3.2.1.1 常规两点标定算法设计第25-28页
            3.2.1.2 最小二乘法拟合标定算法设计第28-29页
            3.2.1.3 相机标定步骤第29-33页
        3.2.2 视觉识别定位程序设计第33-41页
            3.2.2.1 空调底板定位程序设计第33-38页
            3.2.2.2 压缩机圆孔识别及其中心定位程序设计第38-41页
    3.3 上位机控制程序设计第41-47页
        3.3.1 上位机控制软件界面说明第42-43页
        3.3.2 操作流程说明第43-45页
        3.3.3 视觉处理结果第45-47页
    3.4 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系统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第48-53页
    4.1 数据实验验证第48-49页
        4.1.1 最小二乘法拟合算法标定与常规两点法标定比较第48-49页
        4.1.2 对比结论第49页
    4.2 系统稳定性分析第49-51页
        4.2.1 误差分析与解决方法第50页
        4.2.2 标定算法可靠性验证第50-51页
    4.3 系统总体性能测试第51-52页
    4.4 项目实际应用情况第52页
    4.5 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系统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5.1 系统总结第53-54页
    5.2 未来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第57-58页
    附录A 系统实物图1展示第57页
    附录B 系统实物图2展示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件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90合金在线接触条件下的干态微幅冲击磨损研究
下一篇:重庆都市白领女性个体化类型研究--基于Q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