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6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施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对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2 施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17-19页 |
1.2.3 施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后腐殖质组成及结合形态的变化 | 第19-21页 |
1.2.4 施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后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变化 | 第21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21-2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1.3.3 创新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24-25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5页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5-28页 |
2.3.1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中碳氮养分与腐殖质 | 第25-26页 |
2.3.2 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 | 第26页 |
2.3.3 土壤化学性质 | 第26页 |
2.3.4 CO2和NH3释放的培养及测定 | 第26页 |
2.3.5 土壤结合态腐殖质 | 第26页 |
2.3.6 土壤酶活性 | 第26页 |
2.3.7 土壤微生物区系 | 第26-27页 |
2.3.8 土壤腐殖质元素含量及结构组成 | 第27页 |
2.3.9 水溶性有机物、胡敏酸的提取 | 第27页 |
2.3.10 土壤对水溶性有机物、胡敏酸的吸附解吸 | 第27-28页 |
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中碳氮转化与腐殖质变化 | 第29-36页 |
3.1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3.1.1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温度变化 | 第29-30页 |
3.1.2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p H值变化 | 第30页 |
3.1.3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氮素变化 | 第30-31页 |
3.1.4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有机碳含量变化 | 第31-32页 |
3.1.5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变化 | 第32-33页 |
3.1.6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HA/FA和E4/E6变化 | 第33-34页 |
3.2 讨论 | 第34-35页 |
3.3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36-49页 |
4.1 结果与分析 | 第36-46页 |
4.1.1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36-39页 |
4.1.2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39-41页 |
4.1.3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影响 | 第41-42页 |
4.1.4 不同牛粪有机肥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比较 | 第42-44页 |
4.1.5 团聚体稳定性指标间的相关性 | 第44-46页 |
4.2 讨论 | 第46-47页 |
4.3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49-64页 |
5.1 结果与分析 | 第49-59页 |
5.1.1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 第49页 |
5.1.2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及C/N的影响 | 第49-52页 |
5.1.3 不同牛粪有机肥CO2释放动态变化 | 第52-53页 |
5.1.4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氮的影响 | 第53页 |
5.1.5 不同牛粪有机肥NH3释放动态变化 | 第53-55页 |
5.1.6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 第55页 |
5.1.7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 第55-56页 |
5.1.8 土壤理化性质间相关性分析 | 第56-57页 |
5.1.9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 第57-59页 |
5.2 讨论 | 第59-62页 |
5.3 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影响 | 第64-74页 |
6.1 结果与分析 | 第64-72页 |
6.1.1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松结态腐殖质的影响 | 第64-66页 |
6.1.2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联结态腐殖质的影响 | 第66-67页 |
6.1.3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稳结态腐殖质的影响 | 第67-69页 |
6.1.4 种植系统中土壤腐殖质松/联、松/稳和联/稳的变化情况 | 第69-70页 |
6.1.5 种植系统中土壤松、联、稳结合态腐殖质占有机碳的百分比 | 第70-72页 |
6.2 讨论 | 第72-73页 |
6.3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七章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 第74-82页 |
7.1 结果与分析 | 第74-80页 |
7.1.1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74页 |
7.1.2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74-75页 |
7.1.3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75-76页 |
7.1.4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76页 |
7.1.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76页 |
7.1.6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中细菌数量的影响 | 第76-77页 |
7.1.7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中真菌数量的影响 | 第77-78页 |
7.1.8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中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第78-80页 |
7.2 讨论 | 第80-81页 |
7.3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八章 牛粪培肥土壤对有机物的吸附-解吸研究 | 第82-93页 |
8.1 结果与分析 | 第82-91页 |
8.1.1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及解吸 | 第82-83页 |
8.1.2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等温线 | 第83-84页 |
8.1.3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所吸附水溶性有机物的解吸等温线 | 第84页 |
8.1.4 离子强度对植菜土和大豆重茬土吸附水溶性有机物的影响 | 第84-85页 |
8.1.5 初始pH值对植菜土和大豆重茬土吸附水溶性有机物的影响 | 第85页 |
8.1.6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规律 | 第85-86页 |
8.1.7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胡敏酸的吸附及解吸 | 第86-88页 |
8.1.8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胡敏酸的吸附等温线 | 第88页 |
8.1.9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所吸附胡敏酸的解吸等温线 | 第88页 |
8.1.10 离子强度对植菜土和大豆重茬土吸附胡敏酸的影响 | 第88-89页 |
8.1.11 初始pH值对植菜土和大豆重茬土吸附胡敏酸的影响 | 第89-90页 |
8.1.12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胡敏酸的吸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规律 | 第90-91页 |
8.2 讨论 | 第91-92页 |
8.3 小结 | 第92-93页 |
第九章 不同种植方式下牛粪培肥土壤腐殖质元素和结构组成研究 | 第93-108页 |
9.1 结果与分析 | 第93-105页 |
9.1.1 不同种植方式下牛粪培肥土壤腐殖质元素组成分析 | 第93-97页 |
9.1.2 不同种植方式下牛粪培肥土壤腐殖质红外光谱分析 | 第97-100页 |
9.1.3 不同种植方式下牛粪培肥土壤腐殖质核磁共振分析 | 第100-105页 |
9.2 讨论 | 第105-107页 |
9.3 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十章 结论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3页 |
作者简介 | 第123-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