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定位关键技术及手持设备研发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室内定位技术 | 第10-12页 |
1.2.2 RFID技术 | 第12-13页 |
1.2.3 RFID手持机 | 第13-14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第2章 RFID定位原理与技术分析 | 第17-31页 |
2.1 现有RFID定位技术分析与研究 | 第17-25页 |
2.1.1 基于到达时间的定位 | 第17-18页 |
2.1.2 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定位 | 第18-20页 |
2.1.3 基于到达角度的定位 | 第20-21页 |
2.1.4 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 | 第21-22页 |
2.1.5 基于相位差的定位 | 第22-25页 |
2.2 几种典型定位算法 | 第25-29页 |
2.2.1 LANDMARC算法 | 第25-27页 |
2.2.2 VIRE算法 | 第27-29页 |
2.3 RFID手持机室内定位方案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相位差的RFID定位算法 | 第31-41页 |
3.1 RFID相位的获取 | 第31-32页 |
3.2 基于频域相位差的RFID定位算法 | 第32-37页 |
3.2.1 计算标签位置 | 第33-35页 |
3.2.2 误差处理 | 第35-37页 |
3.3 基于全息图谱空域相位差的RFID定位算法 | 第37-40页 |
3.3.1 全息图谱的产生 | 第37-39页 |
3.3.2 空域相位差定位方法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RFID定位场景及定位实验 | 第41-53页 |
4.1 定位实验环境搭建 | 第41-44页 |
4.2 基于频域相位差的RFID定位实验 | 第44-49页 |
4.2.1 相位差的获取 | 第44-46页 |
4.2.2 测量误差处理 | 第46-48页 |
4.2.3 定位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49页 |
4.3 基于全息图谱空域相位差的RFID定位实验 | 第49-52页 |
4.3.1 相位差的获取 | 第49-50页 |
4.3.2 构建全息图谱 | 第50-51页 |
4.3.3 定位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RFID定位手持设备研发及应用 | 第53-69页 |
5.1 手持机总体设计方案 | 第53-55页 |
5.1.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型 | 第53-54页 |
5.1.2 处理器的选型 | 第54-55页 |
5.1.3 系统总体结构 | 第55页 |
5.2 RFID手持机阅读器模块设计 | 第55-56页 |
5.3 RFID手持机系统软件开发 | 第56-64页 |
5.3.1 Compact 7 操作系统移植 | 第58-59页 |
5.3.2 RFID阅读器模块驱动程序开发 | 第59-62页 |
5.3.3 Bootloader移植 | 第62-64页 |
5.4 RFID定位手持机应用程序开发 | 第64-67页 |
5.5 RFID定位手持机应用 | 第67-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