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缩略语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 | 第15-18页 |
1.1.1 环境中PPCPs的现状与来源 | 第15-17页 |
1.1.2 PPCPs的危害 | 第17-18页 |
1.2 酮洛芬的简介 | 第18-20页 |
1.2.1 酮洛芬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9页 |
1.2.2 酮洛芬的污染现状及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饮用水消毒技术的发展动态 | 第20-21页 |
1.3.1 氯消毒法 | 第20页 |
1.3.2 二氧化氯消毒法、氯胺消毒法 | 第20-21页 |
1.3.3 紫外消毒法 | 第21页 |
1.4 臭氧消毒技术 | 第21-25页 |
1.4.1 臭氧简介 | 第21-22页 |
1.4.2 臭氧在饮用水消毒中的应用 | 第22页 |
1.4.3 臭氧氧化污染物的降解机理 | 第22-25页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4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7-28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2.2.1 溶液的配制 | 第28页 |
2.2.3 臭氧氧化降解实验 | 第28-29页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9-34页 |
2.3.1 臭氧浓度的测定 | 第29页 |
2.3.2 酮洛芬浓度的测定 | 第29-30页 |
2.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0-31页 |
2.3.4 降解产物的鉴定 | 第31-32页 |
2.3.5 毒性分析方法 | 第32页 |
2.3.6 总有机碳的测定 | 第32-33页 |
2.3.7 离子色谱法分析硝酸根离子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臭氧降解水中酮洛芬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第34-53页 |
3.1 臭氧与酮洛芬的反应动力学 | 第34-41页 |
3.1.1 酮洛芬反应级数的确定及酮洛芬初始浓度对其降解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2 初始pH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3 臭氧流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1.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8-40页 |
3.1.5 建立表观动力学模型 | 第40-41页 |
3.2 臭氧对水中酮洛芬的降解机理 | 第41-45页 |
3.2.1 臭氧作用下酮洛芬的氧化降解机理 | 第41-43页 |
3.2.2 酮洛芬与O3及·OH二级速率常数的测定 | 第43-45页 |
3.3 酮洛芬降解的中间产物及产物转化路径 | 第45-50页 |
3.4 酮洛芬降解过程中总有机碳以及毒性变化 | 第50-51页 |
3.5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水环境中无机氮对臭氧降解酮洛芬的影响 | 第53-63页 |
4.1 硝酸根离子对臭氧降解酮洛芬的影响 | 第53-55页 |
4.2 亚硝酸根对臭氧降解酮洛芬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 铵根对臭氧降解酮洛芬的影响 | 第56-58页 |
4.4 硝酸根存在条件下酮洛芬的降解产物及产物转化路径 | 第58-60页 |
4.5 硝酸根存在条件下酮洛芬的臭氧氧化过程中的毒性变化 | 第60-62页 |
4.6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1 结论 | 第63-64页 |
2 创新点 | 第64页 |
3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