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岩石学特征及其古地温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2-19页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储层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成岩作用现状第13-14页
        1.2.3 古地温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7-19页
2 区域地质背景第19-29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19-20页
    2.2 研究区构造演化史第20-21页
    2.3 地层划分和对比第21-29页
        2.3.1 地层划分依据与原则第21-22页
        2.3.2 须家河组地层特征与对比第22-29页
            2.3.2.1 须家河组地层特征概述第22-25页
            2.3.2.2 川中地区典型剖面地层对比特性第25-29页
3 须家河组岩石学特征第29-42页
    3.1 岩石类型第29-31页
    3.2 碎屑成分特征第31-34页
        3.2.1 碎屑成分第31-33页
        3.2.2 填隙物第33-34页
    3.3 成岩作用研究第34-42页
        3.3.1 压实(压溶)作用第34页
        3.3.2 胶结(交代)作用第34-35页
        3.3.3 溶蚀作用第35-36页
        3.3.4 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第36-42页
4 须家河组地球化学特征第42-52页
    4.1 样品采集第42页
    4.2 实验与测试方法第42-43页
    4.3 主量元素特征第43页
    4.4 稀土元素特征第43-49页
    4.5 微量元素特征第49-50页
    4.6 构造环境的判别第50-52页
5 须家河组古地温研究第52-64页
    5.1 古地温研究方法第52-53页
    5.2 研究区适用条件第53-55页
    5.3 自生绿泥石古地温计算及其古地温梯度第55-60页
    5.4 古地温计算方法对比第60-64页
        5.4.1 镜质体反射率推算古地温第60页
        5.4.2 矿物包裹体反映的古地温第60页
        5.4.3 粘土矿物相转变反映的古地温第60-61页
        5.4.4 总结对比第61-63页
        5.4.5 古地温对成岩作用的影响第63-64页
6 结论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图版及其说明第71-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浮盖山花岗岩岩石成因与地貌演化
下一篇:苹果营养钵大苗繁育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