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4页 |
1.1 铁磁马氏体相变与铁磁形状记忆效应 | 第10-13页 |
1.1.1 马氏体相变 | 第10-12页 |
1.1.2 铁磁马氏体相变 | 第12-13页 |
1.2 Heusler型铁磁马氏体相变体系 | 第13-21页 |
1.2.1 Heusler合金简介 | 第13-14页 |
1.2.2 Heusler合金的晶体结构特点 | 第14-16页 |
1.2.3 Heusler合金中的铁磁马氏体相变 | 第16-17页 |
1.2.4 磁场诱发应变输出 | 第17-18页 |
1.2.5 铁磁形状记忆效应 | 第18-19页 |
1.2.6 磁熵变 | 第19-20页 |
1.2.7 能量转换 | 第20-21页 |
1.3 六角MM'X铁磁马氏体相变体系 | 第21-32页 |
1.3.1 MM'X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磁性 | 第22-23页 |
1.3.2 MM'X合金的马氏体相变 | 第23-24页 |
1.3.3 MM'X合金的铁磁马氏体相变 | 第24-28页 |
1.3.4 等结构合金化指导相变调控 | 第28-29页 |
1.3.5 构建MM'X合金中的居里温度窗口 | 第29-32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实验原理 | 第34-44页 |
2.1 多晶合金样品制备及方法 | 第34-35页 |
2.2 晶体结构表征方法及设备原理 | 第35-37页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5-36页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36-37页 |
2.3 物性测量设备及设备原理 | 第37-40页 |
2.3.1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第37-38页 |
2.3.2 超导量子干涉(SQUID)磁强计 | 第38页 |
2.3.3 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 | 第38-39页 |
2.3.4 电阻测量 | 第39-40页 |
2.3.5 应变片与应变测量 | 第40页 |
2.4 理论计算方法 | 第40-44页 |
2.4.1 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40-42页 |
2.4.2 磁熵变的计算方法 | 第42-44页 |
第三章 (Mn,Fe) Ni (Ge,Si)合金中超宽居里温度窗口构建 | 第44-68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设计思路 | 第45-47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3.4 Mn_(1-y)Fe_yNiGe_(1-x)Si_x的相变:晶体学角度与热力学角度 | 第47-54页 |
3.4.1 室温XRD分析 | 第47-51页 |
3.4.2 Mn_(0.74)Fe_(0.26)NiGe_(1-x)Si_x的DSC分析 | 第51-54页 |
3.5 Mn_(1-y)Fe_yNiGe_(1-x)Si_x的相变:磁学角度 | 第54-56页 |
3.6 Mn_(1-y)Fe_yNiGe_(1-x)Si_x的超宽居里温度窗口 | 第56-61页 |
3.6.1 Mn_(1-y)Fe_yNiGe_(1-x)Si_x的磁结构-晶体结构相图 | 第56-59页 |
3.6.2 居里温度窗口内的强铁磁-铁弹耦合以及马氏体的磁性 | 第59-61页 |
3.7 Mn_(1-y)Fe_yNiGe_(1-x)Si_x的磁熵变与相变的热稳定性 | 第61-67页 |
3.7.1 Mn_(1-y)Fe_yNiGe_(1-x)Si_x中宽温域内的磁熵变 | 第62-64页 |
3.7.2 Mn_(1-y)Fe_yNiGe_(1-x)Si_x的铁磁马氏体相变的热稳定性 | 第64-66页 |
3.7.3 Mn_(1-y)Fe_yNiGe_(1-x)Si_x的宽温域内大磁熵变 | 第66-6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All-d-metal Heusler合金的实现及其铁磁马氏体相变的建立 | 第68-88页 |
4.1 引言 | 第68-69页 |
4.2 设计思路 | 第69-70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70-71页 |
4.4 All-d-metal Heusler合金Ni_(50)Mn_(50-y)Ti_y | 第71-75页 |
4.4.1 Ni_(50)Mn_(50-y)Ti_y的晶体结构 | 第71-73页 |
4.4.2 Ti对Ni_(50)Mn_(50-y)Ti_y相变温度和磁性的影响 | 第73-75页 |
4.5 非相变d-metal Heusler体系Ni_(50-x)Co_xMn_(25)Ti_(25)的磁性研究 | 第75-82页 |
4.5.1 Ni_(50-x)Co_xMn_(25)Ti_(25)的晶体结构 | 第75-77页 |
4.5.2 Ni_(50-x)Co_xMn_(25)Ti_(25)的铁磁耦合的建立 | 第77-79页 |
4.5.3 NiCoMnTi的电子结构以及无序度对磁性的影响 | 第79-82页 |
4.6 Ni_(50-x)Co_xMn_(35)Ti_(15)母相铁磁耦合及铁磁马氏体相变的实现 | 第82-84页 |
4.7 基于Ni_(35)Co_(15)Mn_(35)Ti_(15)铁磁马氏体相变的的磁响应性能 | 第84-8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Mn_2NiTi:Co体系的铁磁马氏体相变 | 第88-105页 |
5.1 设计思路 | 第88-89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89-90页 |
5.3 Mn_(50)Ni_(40-y)Ti_y的马氏体相变 | 第90-92页 |
5.4 Mn_(50)Ni_(30.5)Co_(9.5)Ti_(10)的铁磁马氏体相变 | 第92-98页 |
5.4.1 Mn_(50)Ni_(30.5)Co_(9.5)Ti_(10)母相的原子占位与磁结构 | 第92-95页 |
5.4.2 Mn_(50)Ni_(40-x)Co_xTi_(10)的铁磁马氏体相变的实现 | 第95-96页 |
5.4.3 Mn_(50)Ni_(40-x)Co_xTi_(10)的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 第96-98页 |
5.5 Mn_(50)Ni_(30.5)Co_(9.5)Ti_(10)磁场诱发大应变 | 第98-103页 |
5.5.1 Mn_(50)Ni_(30.5)Co_(9.5)Ti_(10)的场诱发大应变 | 第98-100页 |
5.5.2 d-metal Heusler合金的应变与其他材料的对比 | 第100-10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0页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