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核心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1.1 适应 | 第9页 |
1.2 面孔适应 | 第9页 |
1.3 民族特征 | 第9-10页 |
2、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2.1 适应概述 | 第10页 |
2.1.1 适应 | 第10页 |
2.1.2 视觉适应的机制 | 第10页 |
2.2 面孔适应 | 第10-16页 |
2.2.1 面孔适应概述 | 第10-11页 |
2.2.2 面孔适应认知模型及加工模式 | 第11-14页 |
2.2.3 面孔适应的分类 | 第14页 |
2.2.4 面孔适应范式及适应效应量的计算 | 第14-15页 |
2.2.5 影响面孔适应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2.3 面孔适应的相关研究 | 第16-20页 |
2.3.1 面孔适应中可变部分的研究 | 第17页 |
2.3.2 面孔适应中不可变部分的研究 | 第17-18页 |
2.3.3 面孔多维度信息在知觉适应中交互影响 | 第18-19页 |
2.3.4 面孔知觉相关眼动研究 | 第19-20页 |
2.4 维汉民族文化差异研究 | 第20-22页 |
2.4.1 维汉民族文化差异 | 第20-21页 |
2.4.2 文化启动范式 | 第21-22页 |
3、问题的提出 | 第22-24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22页 |
3.2 问题提出 | 第22-23页 |
3.3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3.4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3.5 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4、实验研究 | 第24-40页 |
4.1 实验一:不同民族面孔对维汉大学生的面孔适应影响的眼动研究 | 第24-32页 |
4.1.1 行为数据采集 | 第24-25页 |
4.1.2 行为数据结果 | 第25-27页 |
4.1.3 眼动数据采集 | 第27-28页 |
4.1.4 眼动数据结果 | 第28-30页 |
4.1.5 讨论 | 第30-31页 |
4.1.6 小结 | 第31-32页 |
4.2 实验二:民族文化特征图片对维汉大学生的面孔适应影响的眼动研究 | 第32-40页 |
4.2.1 行为数据采集 | 第32-33页 |
4.2.2 行为数据结果 | 第33-34页 |
4.2.3 眼动数据采集 | 第34-35页 |
4.2.4 眼动数据结果 | 第35-38页 |
4.2.5 讨论 | 第38-39页 |
4.2.6 小结 | 第39-40页 |
5、综合讨论 | 第40-43页 |
5.1 民族变量中的面孔适应现象 | 第40-41页 |
5.2 适应中的面孔加工方式 | 第41-43页 |
6、结论 | 第43-44页 |
7、创新与展望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