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综述 | 第10-21页 |
1.1 转录组 | 第10-13页 |
1.1.1 高通量测序 | 第10-11页 |
1.1.2 高通量测序的应用 | 第11-13页 |
1.2 蛋白质组学 | 第13-16页 |
1.2.1 蛋白质组学的定义 | 第13-14页 |
1.2.2 蛋白质组学技术 | 第14-16页 |
1.3 金属离子镉 | 第16-19页 |
1.3.1 镉的特点 | 第16-17页 |
1.3.2 镉的分布与镉污染 | 第17页 |
1.3.3 镉的危害 | 第17-19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第2章 镉对牦牛肾脏细胞的影响 | 第21-28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2.1 牦牛肾脏细胞培养 | 第21-22页 |
2.2.2 牦牛肾脏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镉溶液 | 第22页 |
2.2.3 牦牛肾脏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2.2.4 电泳 | 第23页 |
2.2.5 牦牛肾脏细胞金属硫蛋白基因cDNA的合成 | 第23页 |
2.2.6 金属硫蛋白基因实时荧光定量 | 第23页 |
2.3 结果和分析 | 第23-26页 |
2.3.1 细胞处理前后结果 | 第23-24页 |
2.3.2 RNA的完整性和扩增产物 | 第24页 |
2.3.3 金属硫蛋白基因PCR荧光定量 | 第24-26页 |
2.4 讨论 | 第26页 |
2.5 结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镉胁迫下牦牛肝脏组织差异基因的筛选 | 第28-43页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3.2.1 总RNA的提取 | 第28页 |
3.2.2 cDNA测序文库构建 | 第28-29页 |
3.2.3 测定结果分析过程 | 第29-30页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41页 |
3.3.1 结果储存方式 | 第30-31页 |
3.3.2 Reads数据库过滤和质量控制 | 第31-33页 |
3.3.3 基于基因表达水平的分析 | 第33-34页 |
3.3.4 差异基因筛选 | 第34-36页 |
3.3.5 差异基因深入挖掘 | 第36-40页 |
3.3.6 新转录本预测和注释 | 第40-41页 |
3.3.7 可变剪切 | 第41页 |
3.4 讨论 | 第41-42页 |
3.5 结论 | 第42-43页 |
第4章 镉胁迫下牦牛肝脏差异蛋白质的筛选 | 第43-70页 |
4.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43页 |
4.1.1 试剂 | 第43页 |
4.1.2 仪器 | 第43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3-48页 |
4.2.1 蛋白质提取过程 | 第43-44页 |
4.2.2 蛋白浓度测定:Bradford定量 | 第44-45页 |
4.2.3 SDS电泳 | 第45页 |
4.2.4 蛋白质降解 | 第45页 |
4.2.5 ITRAQ标记 | 第45-46页 |
4.2.6 SCX分离 | 第46-47页 |
4.2.7 LC-ESI-MS/MS(Triple TOF 5600)液质联用鉴定蛋白质 | 第47-48页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67页 |
4.3.1 试验检测信息 | 第48-49页 |
4.3.2 标准生物信息分析 | 第49-50页 |
4.3.3 鉴定质量评估 | 第50-51页 |
4.3.4 蛋白质鉴定 | 第51-54页 |
4.3.5 蛋白质定量分析 | 第54-60页 |
4.3.6 差异蛋白分析 | 第60-63页 |
4.3.7 高级信息分析 | 第63-67页 |
4.4 讨论 | 第67-69页 |
4.5 结论 | 第69-70页 |
第5章 差异显著基因表达验证 | 第70-78页 |
5.1 材料与仪器 | 第70-71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71-72页 |
5.2.1 肝脏组织总RNA提取 | 第71页 |
5.2.2 RNA浓度和完整性测定 | 第71-72页 |
5.2.3 牦牛肝脏中不同基因cDNA的合成 | 第72页 |
5.2.4 不同基因的实时定量PCR | 第72页 |
5.3 试验结果 | 第72-77页 |
5.3.1 RNA的浓度及完整性检测 | 第72-73页 |
5.3.2 荧光定量结果 | 第73-75页 |
5.3.3 PCR验证结果与高通量鉴定结果 | 第75-77页 |
5.4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