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细胞色素P450家族及CYP2A6基因概述 | 第10页 |
1.2 CYP2A6基因的多态性 | 第10-11页 |
1.3 CYP2A6基因的临床意义 | 第11-15页 |
1.4 常见检测CYP2A6~*4的方法 | 第15-16页 |
1.5 维吾尔族、藏族及布依族的遗传背景 | 第16-17页 |
1.6 立体背景与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血液样本核酸的提取 | 第19-23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19页 |
2.1.1 材料 | 第19页 |
2.1.2 试剂 | 第19页 |
2.1.3 仪器 | 第1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2.2.1 样本的选择 | 第19页 |
2.2.2 DNA的提取 | 第19-20页 |
2.2.3 DNA浓度的测量 | 第20-21页 |
2.3 质控体系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荧光定量PCR检测CYP2A6基因缺失 | 第23-35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23页 |
3.1.1 材料 | 第23页 |
3.1.2 试剂 | 第23页 |
3.1.3 仪器 | 第23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3-28页 |
3.2.1 检测方法的总体设计 | 第23-25页 |
3.2.2 引物和荧光探针的设计 | 第25页 |
3.2.3 引物及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 第25-28页 |
3.2.4 荧光定量PCR | 第2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3页 |
3.3.1 扩增效率的确定 | 第28-29页 |
3.3.2 检测特异性的确定 | 第29-32页 |
3.3.3 检测准确性的确定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检测汉族、维吾尔族、藏族及布依族CYP2A6基因缺失的情况 | 第35-42页 |
4.1 检测汉族样本CYP2A6~*4 | 第35-36页 |
4.1.1 材料与仪器 | 第35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4.1.3 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4.2 检测维吾尔族、藏族、布依族样本CYP2A6~*4 | 第36-38页 |
4.2.1 民族选择 | 第37页 |
4.2.2 材料与仪器 | 第37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4.2.4 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4.3 数据分析 | 第38-41页 |
4.3.1 统计学分析 | 第38-39页 |
4.3.2 实验结果 | 第39-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全文小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