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肠肿瘤论文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在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引言第13-14页
一、材料第14-15页
    1.1 动物第14页
    1.2 菌种与主要试剂第14-15页
    1.3 主要仪器第15页
二.方法第15-21页
    2.1 试剂配制第15-16页
    2.2 小鼠CAC造模第16页
    2.3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的培养及保种第16-17页
    2.4 菌液及其上清的制备第17页
    2.5 小鼠造模过程中观察方法第17-18页
    2.6 HE染色步骤第18-19页
    2.7 免疫组化检测VEGF、COX-2、NF-κB第19-20页
    2.8 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IL-10、TNF-α第20-21页
    2.9 数据处理第21页
三、结果第21-27页
    3.1 小鼠一般情况第21-22页
    3.2 小鼠成瘤率以及各脏器指数、肿瘤负荷第22-24页
    3.3 小鼠外周血中TNF-α、IL-10水平第24-25页
    3.4 小鼠结肠病理变化第25-26页
    3.5 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肠道组织VEGF、COX-2以及NF-κB p65的表达第26-27页
四、讨论第27-31页
五、结论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7页
综述第37-52页
    摘要第37页
    1、肠道菌群(Gut flora)第37-41页
    2、结直肠癌(clolorectal cancer,CRC)第41-42页
    3、普拉梭菌(F.prausnitzii)和结直肠癌(clolorectal cancer,CRC)的关系第42-46页
    4、F.P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前景第46页
    5、总结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4页
作者简介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胰腺癌中FOXP3的表达对DCs活化及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下一篇:Metadherin通过PI3K/AKT/mTOR通路调控肺癌细胞对多西他赛敏感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