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南地区下三叠统含锰岩系沉积特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6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2页 |
1.2.1 锰矿床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含锰岩系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安排及进展 | 第14-16页 |
1.4.1 资料收集 | 第14页 |
1.4.2 资料整理 | 第14页 |
1.4.3 论文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 | 第14-16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30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6-17页 |
2.2 区域构造 | 第17-18页 |
2.3 区域地层 | 第18-21页 |
2.4 区域古地理 | 第21-27页 |
2.4.1 早三叠世早期 | 第21-22页 |
2.4.2 早三叠世晚期 | 第22-27页 |
2.5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7-30页 |
2.5.1 含矿岩系 | 第27-28页 |
2.5.2 矿层形态及分布 | 第28页 |
2.5.3 矿石矿物 | 第28-29页 |
2.5.4 矿层围岩 | 第29-30页 |
第3章 含锰岩系的判别 | 第30-35页 |
3.1 含锰岩系平面分布 | 第30页 |
3.2 磁化率测量 | 第30-31页 |
3.3 岩芯剖面磁化率变化特征 | 第31-33页 |
3.4 影响磁化率异常的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第4章 含锰岩系沉积相分析 | 第35-47页 |
4.1 剖面描述 | 第35-40页 |
4.2 沉积相分析 | 第40-44页 |
4.3 沉积相横向展布特征 | 第44-47页 |
第5章 矿区岩相古地理分析 | 第47-64页 |
5.1 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 | 第47页 |
5.2 沉积和沉降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47-50页 |
5.3 岩相空间分布及古地理格局 | 第50-53页 |
5.4 控矿因素与沉积相的关系 | 第53-64页 |
5.4.1 单因素分析 | 第53-62页 |
5.4.2 多因素叠合分析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学术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