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失稳的动力学特征及微生物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缩写及全称第11-13页
1 绪论第13-29页
    1.1 课题的提出第13-14页
    1.2 厌氧消化过程稳定性第14-19页
        1.2.1 厌氧消化过程第14-15页
        1.2.2 过程失稳第15-16页
        1.2.3 过程监测第16-18页
        1.2.4 过程调控第18-19页
    1.3 动力学评价与过程稳定性第19-21页
    1.4 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过程稳定性第21-23页
    1.5 过程失稳的微生物预警因子第23-25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1.6.1 研究目的第25页
        1.6.2 研究意义第25-26页
    1.7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第26-29页
        1.7.1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1.7.2 技术路线第27页
        1.7.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第27-2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9-41页
    2.1 总体实验思路第29-30页
    2.2 实验准备:污泥接种驯化第30-31页
    2.3 实验 1:超负荷失稳的动力学特征第31-33页
        2.3.1 底物第31-32页
        2.3.2 反应器和实验设计第32-33页
    2.4 实验 2:氨抑制失稳的动力学特征第33页
        2.4.1 底物和反应器第33页
        2.4.2 实验设计第33页
    2.5 实验 3:超负荷失稳的微生物机理第33-35页
        2.5.1 底物第33-34页
        2.5.2 反应器和实验设计第34-35页
    2.6 实验 4:氨抑制失稳的微生物机理第35-36页
        2.6.1 底物第35页
        2.6.2 反应器和实验设计第35-36页
    2.7 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第36-41页
        2.7.1 理化指标测定第36页
        2.7.2 动力学模型第36-37页
        2.7.3 微生物活性测定第37-38页
        2.7.4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38-39页
        2.7.5 统计学分析第39-41页
3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失稳的动力学特征第41-63页
    3.1 AD的负荷界定及超负荷失稳动力学评价第42-53页
        3.1.1 有机负荷和接种物浓度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第42-47页
        3.1.2 S/I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3.1.3 有机物降解动力学第48-49页
        3.1.4 动力学参数与过程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第49-53页
    3.2 AD的氨抑制界定参数及氨抑制失稳动力学评价第53-61页
        3.2.1 氨氮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3.2.2 生物量密度与氨抑制的相关性第54-57页
        3.2.3 氨抑制失稳的动力学评价第57-61页
    3.3 本章小结第61-63页
4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失稳的微生物机理第63-95页
    4.1 超负荷失稳的微生物机理第64-74页
        4.1.1 运行效率和过程稳定性对负荷扰动的响应第64-66页
        4.1.2 比产甲烷活性对扰动的响应第66-67页
        4.1.3 测序结果的统计分析第67-68页
        4.1.4 细菌群落动态第68-71页
        4.1.5 产甲烷菌群落动态第71-74页
        4.1.6 过程稳定性和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第74页
    4.2 氨抑制失稳的微生物机理第74-92页
        4.2.1 厌氧消化反应器中氨氮的积累规律第74-77页
        4.2.2 氨氮积累对反应器性能及过程稳定性的影响第77-79页
        4.2.3 测序结果的统计分析第79-82页
        4.2.4 氨氮积累过程中的细菌群落动态第82-87页
        4.2.5 氨氮积累过程中的产甲烷菌群落动态第87-88页
        4.2.6 微生物群落与过程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第88-92页
    4.3 本章小结第92-95页
5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失稳的微生物预警因子第95-109页
    5.1 微生物生态学参数对扰动的响应第96-98页
    5.2 特征微生物应对扰动的响应第98-105页
        5.2.1 整体微生物群落应对扰动的生态学特征第99-100页
        5.2.2 四类功能微生物应对扰动的生态学特征第100-104页
        5.2.3 个体微生物应对扰动的生态学特征第104-105页
    5.3 弹性微生物作为预警因子的理论支撑第105-107页
    5.4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6 结论与建议第109-113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109-110页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10-111页
    6.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11-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33页
附录第133-134页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3-134页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授权专利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井套管脉冲电流阴极保护专用电源研究
下一篇:两种耐磨涂层的组织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