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与数学符号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1.1.1 无线局域网 | 第16-17页 |
1.1.2 超高速WLAN标准——IEEE 802.11 ac概述 | 第17-18页 |
1.2 无线局域网关键传输技术概述 | 第18-22页 |
1.2.1 MIMO-OFDM技术 | 第18-21页 |
1.2.1.1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 第18-19页 |
1.2.1.2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 | 第19-20页 |
1.2.1.3 MIMO-OFDM系统 | 第20-21页 |
1.2.2 LDPC编码技术 | 第21-22页 |
1.2.3 MIMO预编码技术 | 第22页 |
1.3 硬件设计平台介绍 | 第22-23页 |
1.4 论文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3-26页 |
第二章 高吞吐率IEEE 802.11ac物理层技术 | 第26-52页 |
2.1 802.11ac物理层特性与高吞吐率 | 第26-27页 |
2.2 802.11ac物理层帧结构 | 第27-38页 |
2.2.1 前导码的非VHT部分 | 第29-32页 |
2.2.1.1 循环移位 | 第29页 |
2.2.1.2 L-STF、L-LTF和L-SIG | 第29-32页 |
2.2.2 前导码的VHT部分 | 第32-37页 |
2.2.2.1 VHT-SIG-A | 第32-34页 |
2.2.2.2 VHT-STF | 第34-35页 |
2.2.2.3 VHT-LTF | 第35-36页 |
2.2.2.4 VHT-SIG-B | 第36-37页 |
2.2.3 数据字段 | 第37-38页 |
2.3 40MHz信道带宽 | 第38-43页 |
2.3.1 40MHz信道设计 | 第38-39页 |
2.3.2 40MHz子载波设计 | 第39-40页 |
2.3.3 40 MHz物理层帧结构 | 第40-43页 |
2.4 802.11ac物理层传输流程 | 第43-50页 |
2.4.1 802.11ac发射过程 | 第43-49页 |
2.4.1.1 扰码 | 第43-44页 |
2.4.1.2 信道编码 | 第44-45页 |
2.4.1.3 流解析 | 第45-46页 |
2.4.1.4 BCC交织 | 第46-47页 |
2.4.1.5 星座映射 | 第47-48页 |
2.4.1.6 导频子载波插入 | 第48页 |
2.4.1.7 STBC、CSD与空间扩展技术 | 第48-49页 |
2.4.2 802.11ac接收过程 | 第49-5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LDPC编码模块设计与硬件实现 | 第52-70页 |
3.1 LDPC编码算法 | 第52-55页 |
3.1.1 直接线性编码方法 | 第52-53页 |
3.1.2 基于高斯消去的编码算法 | 第53页 |
3.1.3 近似下三角矩阵编码算法 | 第53-55页 |
3.2 基于802.11ac的LDPC编码简化方案设计 | 第55-58页 |
3.2.1 奇偶校验矩阵构建 | 第55-56页 |
3.2.2 基于近似下三角矩阵的编码简化方案 | 第56-58页 |
3.3 LDPC编码模块硬件实现 | 第58-64页 |
3.3.1 总体结构设计 | 第59-60页 |
3.3.2 校验矩阵存储模块 | 第60-61页 |
3.3.3 矩阵矢量乘法模块 | 第61-63页 |
3.3.4 异或操作模块 | 第63页 |
3.3.5 码字输出模块 | 第63-64页 |
3.4 资源分析与仿真测试 | 第64-69页 |
3.4.1 模块延时分析与资源评估 | 第64-65页 |
3.4.2 仿真与测试 | 第65-6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SVD预编码模块设计与硬件实现 | 第70-88页 |
4.1 SVD预编码算法设计 | 第70-79页 |
4.1.1 双边雅可比(Jacobi)算法 | 第71-74页 |
4.1.1.1 2×2矩阵的双边雅可比SVD算法 | 第71-73页 |
4.1.1.2 4×4矩阵的双边雅可比SVD算法 | 第73-74页 |
4.1.2 基于Hermitian矩阵特征值分解的算法 | 第74-77页 |
4.1.3 基于最小行和迭代的特征值分解SVD算法 | 第77-79页 |
4.1.3.1 迭代标准确定 | 第77-78页 |
4.1.3.2 基于最小行和迭代的特征值分解SVD算法设计 | 第78-79页 |
4.2 SVD预编码模块硬件实现 | 第79-83页 |
4.2.1 4×4SVD模块总体结构 | 第79-81页 |
4.2.2 迭代判决模块实现 | 第81-82页 |
4.2.3 CORDIC模块实现 | 第82-83页 |
4.3 SVD预编码模块仿真与测试 | 第83-86页 |
4.3.1 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第83-85页 |
4.3.2 硬件模块测试结果 | 第85-8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基于NI-PXI的超高速WLAN发射机系统实现 | 第88-106页 |
5.1 NI-PXI硬件开发平台 | 第88-90页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90-94页 |
5.2.1 系统总体架构 | 第91-92页 |
5.2.2 数据通信流程 | 第92-94页 |
5.3 发射端模块实现 | 第94-101页 |
5.3.1 前导码生成模块 | 第94-96页 |
5.3.2 信道编码与流解析模块 | 第96-97页 |
5.3.3 星座映射模块 | 第97-98页 |
5.3.4 插入导频与40MHz处理 | 第98-99页 |
5.3.5 IFFT、加CP与CSD | 第99-101页 |
5.4 系统测试与验证 | 第101-104页 |
5.4.1 测试与验证环境 | 第101-102页 |
5.4.2 验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102-10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06页 |
6.2 后续研究方向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和参研项目 | 第114页 |
论文发表 | 第114页 |
专利申请 | 第114页 |
参研项目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