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1.1.1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 第10-11页 |
1.1.2 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 | 第11-12页 |
1.1.3 电力企业PC终端主动防御技术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电力企业PC终端主动防御的关键技术 | 第17-32页 |
2.1 数据包截获技术 | 第17-20页 |
2.1.1 数据包截获原理 | 第17页 |
2.1.2 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结构 | 第17-18页 |
2.1.3 数据包截获技术 | 第18-20页 |
2.2 访问控制技术 | 第20-23页 |
2.2.1 访问控制技术介绍 | 第20页 |
2.2.2 四种常见的访问控制技术 | 第20-23页 |
2.3 系统调用和截获技术 | 第23-28页 |
2.3.1 系统调用层次化结构 | 第23-24页 |
2.3.2 系统调用的执行过程 | 第24-25页 |
2.3.3 系统调用截获技术 | 第25-28页 |
2.4 应用程序与驱动程序的通信机制 | 第28-31页 |
2.4.1 通信的基本机制 | 第28-29页 |
2.4.2 应用程序向驱动程序通信过程 | 第29页 |
2.4.3 驱动程序向应用程序通信过程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电力企业PC终端主动防御系统体系结构 | 第32-35页 |
3.1 总体结构 | 第32-33页 |
3.2 总体功能设计 | 第33-34页 |
3.3 系统流程设计 | 第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电力PC终端主动防御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35-52页 |
4.1 数据封包检测功能的实现 | 第35-39页 |
4.1.1 电力企业PC终端主动防御系统采用的数据封包截获技术 | 第35-36页 |
4.1.2 数据封包截获功能的实现 | 第36-37页 |
4.1.3 数据封包检测功能的实现 | 第37-39页 |
4.2 访问控制规则的实现 | 第39-43页 |
4.2.1 电力企业PC终端主动防御系统采用的访问控制技术 | 第39-40页 |
4.2.2 访问规则的加载 | 第40页 |
4.2.3 访问控制规则的变更 | 第40-41页 |
4.2.4 访问要素的提取 | 第41-42页 |
4.2.5 访问控制规则匹配流程 | 第42-43页 |
4.3 文件保护功能的实现 | 第43-45页 |
4.3.1 文件保护功能实现原理 | 第43-44页 |
4.3.2 文件保护流程与实现 | 第44-45页 |
4.4 注册表保护功能的实现 | 第45-48页 |
4.4.1 注册表保护功能实现原理 | 第45-47页 |
4.4.2 注册表保护流程与实现 | 第47-48页 |
4.5 进程保护功能的实现 | 第48-50页 |
4.5.1 进程保护功能实现原理 | 第48-49页 |
4.5.2 进程保护流程与实现 | 第49-50页 |
4.6 驱动保护功能的实现 | 第50页 |
4.7 系统自身保护功能的实现 | 第50-5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