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声子晶体及自准直概述 | 第13-15页 |
1.2.1 声子晶体的概念 | 第13页 |
1.2.2 声子晶体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声自准直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14-15页 |
1.3 人工超常材料 | 第15-16页 |
1.3.1 人工超常材料的概念 | 第15页 |
1.3.2 超常材料发展简史及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6页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2章 高对称型声子晶体自准直束的弯曲及分束 | 第18-27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自准直束多角度弯曲设计 | 第18-24页 |
2.2.1 自准直束的 60°和 120°弯曲 | 第18-22页 |
2.2.2 点源的 60°和 120°弯曲亚波长成像 | 第22-24页 |
2.3 自准直的分束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基于固体薄板与空心圆柱的双负声超常材料 | 第27-34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负质量密度的设计 | 第27-30页 |
3.2.1 负质量密度响应原理 | 第27-29页 |
3.2.2 负质量密度共振频率的调节 | 第29-30页 |
3.3 负体模量设计 | 第30-32页 |
3.4 双负模型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二维三组元基声子晶体负切模量研究 | 第34-39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模型设计 | 第34-37页 |
4.2.1 模型带结构及本征场 | 第34-36页 |
4.2.2 双负能带调节 | 第36-37页 |
4.3 类狄拉克点研究 | 第37-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总结 | 第39-41页 |
附表 1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1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