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18页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6-18页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学理分析第18-30页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8-21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第18-19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特征第19-21页
    第二节 日常生活和融入第21-24页
        一、日常生活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第21-23页
        二、融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第23-24页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第24-26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融入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第25-26页
        二、日常生活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和引领第26页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第26-30页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新一代四有公民第27页
        二、有利于规范大学生日常生活世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第27-28页
        三、有利于抵制西方价值观念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第28-29页
        四、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29-30页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现状及问题第30-41页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成效第30-32页
        一、融入活动不断增多第30-31页
        二、融入方法不断拓展第31页
        三、融入效果不断增强第31-32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存在的问题第32-35页
        一、融入思想理念有些偏差第32-33页
        二、融入内容的针对性不强第33页
        三、融入方式手段有些陈旧第33-34页
        四、融入效果还需不断增强第34-35页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困难的原因第35-41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欠凝练第35页
        二、转型时期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第35-36页
        三、大众传媒的引导力和教化力不够第36-38页
        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扎实第38-41页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途径和方法第41-58页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目标任务第41-46页
        一、日常学习有动力第41-42页
        二、日常交往守规范第42-43页
        三、日常观念有追求第43-44页
        四、日常消费有理性第44-46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途径第46-51页
        一、课堂教学活动第46-48页
        二、课外实践活动第48-49页
        三、网络宣传教育第49-51页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方法第51-58页
        一、理论宣讲第51-52页
        二、制度规范第52-53页
        三、榜样示范第53-54页
        四、活动带动第54-55页
        五、实践养成第55页
        六、传媒引导第55-58页
结束语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政权观指导下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研究
下一篇:从巴代祭祀辞看湘西苗族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