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独异者:“个人的自大” | 第9-26页 |
(一) 对“物质”和“民主”弊端的警惕 | 第10-15页 |
(二) 对东西方文化中的异端传统的传承 | 第15-26页 |
1. 西方新神思宗和摩罗诗派 | 第16-19页 |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异端思潮及越文化中的异端传统 | 第19-26页 |
二、独异者的类型:“狂”、“狷”、“猛” | 第26-43页 |
(一) “狂”:独异者的呐喊 | 第28-32页 |
1. 癫狂的狂人 | 第28-30页 |
2. 英勇的夏瑜 | 第30-31页 |
3. 愤懑的N先生 | 第31-32页 |
(二) “狷”:独异者的彷徨 | 第32-38页 |
1. 无聊的吕纬甫 | 第33-34页 |
2. 悲愤的疯子 | 第34-36页 |
3. 孤独的魏连殳 | 第36-37页 |
4. 忏悔的涓生 | 第37-38页 |
(三) “猛”:独异者的化故从新 | 第38-43页 |
1. 卓苦的大禹 | 第39-40页 |
2. 坚确的宴之敖 | 第40-41页 |
3. 无畏的墨子 | 第41-43页 |
三、独异者的现代启示 | 第43-48页 |
(一) 现代东方的“个” | 第43-45页 |
(二) “横站”的困境 | 第45-46页 |
(三) “在路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