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哲学流派及其研究论文--其他哲学流派论文--西方马克思主义论文

解构主义视域中的马克思的在场性--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之文本解读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7页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第8-10页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第15-16页
    四、选题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一章 德里达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背景第17-22页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涌现第17-18页
    二、德里达早期成长经历第18-19页
    三、解构主义理论的发展第19-22页
第二章 《马克思的幽灵》应运而生第22-29页
    一、“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第22页
    二、德里达对“历史终结论”展开解构第22-29页
        (一) 指出“历史终结论”的理论硬伤第22-24页
        (二) 揭穿“后历史”门口的真相第24-26页
        (三) 戳破“咒语驱魔”的实质第26-29页
第三章 德里达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与转型第29-39页
    一、提出马克思复活的关键——幽灵性第29-32页
    二、强调马克思的真精神——批判性第32-34页
    三、推崇马克思理论的解放精神——弥赛亚性第34-36页
    四、展望新型国际民主——新国际第36-39页
第四章 德里达的解构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局限性第39-45页
    一、为发展解构策略将马克思的理论幽灵化第39-41页
    二、将马克思的精神理解为一种解构精神第41-43页
    三、乌托邦性质的“新国际”难以实现第43-45页
第五章 德里达的解构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第45-49页
    一、改变了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和态度第45-46页
    二、为重新审视现代工业社会提供了有效工具第46-49页
结束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习近平生态思想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