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病理学、病因学论文

高尔基体蛋白STK16和G蛋白GNG7在有丝分裂和膜转运中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有丝分裂周期及其调控第14-17页
        1.1.1 有丝分裂周期概述第14-16页
        1.1.2 有丝分裂的调控第16-17页
    1.2 膜转运及其调控第17-21页
        1.2.1 顺式转运(anterograde trafficking)第18-19页
        1.2.2 逆向转运(retrograde trafficking)第19-20页
        1.2.3 细胞自噬第20-21页
    1.3 有丝分裂和膜转运的关联第21-22页
    1.4 在有丝分裂和膜转运中发挥双重功能的蛋白的研究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高尔基体蛋白STK16在有丝分裂和膜转运中的功能研究第24-77页
    2.1 研究背景第24-30页
        2.1.1 高尔基体蛋白的组成及功能概述第24-25页
        2.1.2 高尔基体蛋白在有丝分裂中的功能第25-26页
        2.1.3 Actin可介导高尔基体蛋白对高尔基体功能的作用第26-27页
        2.1.4 高尔基体蛋白在膜转运中的功能第27-28页
        2.1.5 高尔基体蛋白的脂肪酰化修饰和功能第28-29页
        2.1.6 高尔基体蛋白STK16研究进展第29-30页
        2.1.7 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0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30-44页
        2.2.1 实验用载体、细胞株、抑制剂及试剂第30-33页
        2.2.2 表达质粒构建第33页
        2.2.3 病毒包装和稳转过表达细胞系筛选第33-34页
        2.2.4 细胞培养第34页
        2.2.5 野生型或突变体STK16单体和多聚体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34-36页
        2.2.6 免疫荧光染色第36-37页
        2.2.7 免疫印迹第37页
        2.2.8 RNA干扰第37-38页
        2.2.9 免疫共沉淀第38页
        2.2.10 体外磷酸化实验第38-39页
        2.2.11 肌动蛋白体外聚合实验第39页
        2.2.12 肌动蛋白体外解聚实验第39-40页
        2.2.13 体外蛋白pull down实验第40页
        2.2.14 同步化实验第40-41页
        2.2.15 RT-PCR第41页
        2.2.16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第41-42页
        2.2.17 细胞周期测定第42页
        2.2.18 VSVG-GFP的顺式转运第42页
        2.2.19 铁转运蛋白(transferrin)胞吞第42-43页
        2.2.20 铁转运蛋白(transferrin)的体内循环第43页
        2.2.21 EGFR降解第43-44页
        2.2.22 统计学分析第44页
    2.3 实验结果第44-71页
        2.3.1 野生型、激酶失活型、RNAi耐受型和抑制剂耐受型STK16在细胞中的定位检测第44-46页
        2.3.2 STK16干扰效率的确定第46页
        2.3.3 STK16干扰或活性抑制同时增加G2期和有丝分裂期(M期)的细胞比例第46-48页
        2.3.4 STK16干扰或激酶活性抑制影响M期各时期细胞比例第48-49页
        2.3.5 STK16干扰或活性抑制延迟细胞进入分裂期并延长分裂期时间第49-51页
        2.3.6 STK16激酶调控高尔基体完整性第51-53页
        2.3.7 STK16可能通过actin影响高尔基体的重组装第53-55页
        2.3.8 体内STK16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并调控F-actin的组装第55-57页
        2.3.9 野生型单体和二聚体/多聚体形式STK16蛋白的纯化和表征第57-58页
        2.3.10 STK16在体外以浓度和激酶活性依赖型形式调控actin的聚合和解聚第58-60页
        2.3.11 体外实验显示STK16与actin直接结合且与激酶活性不相关第60-61页
        2.3.12 脂肪酰化位点突变可能影响STK16蛋白的二聚化第61-62页
        2.3.13 酰化位点修饰对actin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第62-64页
        2.3.14 酰化位点突变对体内STK16的定位、高尔基体完整性、F-actin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第64-65页
        2.3.15 酰化位点突变和激酶失活型突变影响STK16蛋白的核质穿梭第65-67页
        2.3.16 STK16不影响VSVG-GFP在细胞内的顺式转运第67-68页
        2.3.17 STK16参与铁转运蛋白的胞吞和体内循环第68-69页
        2.3.18 STK16影响体内EGFR的转运第69-70页
        2.3.19 STK16可能参与高尔基体-内体转运第70-71页
        2.3.20 STK16参与自噬第71页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71-77页
第三章 G蛋白GNG7在细胞分裂和自噬中的功能研究第77-107页
    3.1 研究背景第77-82页
        3.1.1 G蛋白的组成及传统功能第77-78页
        3.1.2 Gα蛋白的非传统功能第78-79页
        3.1.3 Gβγ二聚体的传统和非传统功能第79-81页
        3.1.4 G蛋白与细胞自噬第81页
        3.1.5 GNG7研究进展第81-82页
        3.1.6 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第82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82-88页
        3.2.1 实验用载体、细胞株、抑制剂及试剂第82-83页
        3.2.2 细胞培养第83-84页
        3.2.3 表达质粒构建第84页
        3.2.4 病毒包装和稳转过表达细胞系筛选第84页
        3.2.5 免疫荧光染色第84-85页
        3.2.6 免疫印迹第85页
        3.2.7 RNA干扰第85-86页
        3.2.8 免疫共沉淀第86页
        3.2.9 RT-PCR第86页
        3.2.10 同步化实验第86页
        3.2.11 细胞周期测定第86-87页
        3.2.12 细胞凋亡测定第87页
        3.2.13 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第87-88页
        3.2.14 细胞老化检测第88页
        3.2.15 统计学分析第88页
    3.3 研究结果第88-103页
        3.3.1 GNG7过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第88-90页
        3.3.2 GNG7过表达将细胞阻滞于有丝分裂期第90-91页
        3.3.3 GNG7干扰诱导双核或多核细胞生成并降低细胞数目第91-95页
        3.3.4 GNG7在分裂期高表达第95-96页
        3.3.5 GNG7影响细胞内F-actin形成第96-97页
        3.3.6 GNG7过表达诱导细胞凋亡第97-98页
        3.3.7 GNG7过表达不会诱导细胞衰老第98-99页
        3.3.8 GNG7诱导自噬第99-100页
        3.3.9 GNG7通过与mTOR复合物相互作用诱导自噬第100-102页
        3.3.10 GNG7干扰降低Rapamycin和饥饿诱导的自噬潮第102-103页
    3.4 结果分析和讨论第103-107页
结论与展望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4页
附录(缩略词表)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其他学术成果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腺癌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下一篇:31例男性乳腺癌临床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