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泥岩段隧道支护参数优选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隧道支护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2 富水泥岩段隧道稳定性分析与支护体系作用机理 | 第15-25页 |
2.1 富水泥岩隧道稳定性分析 | 第15-20页 |
2.1.1 富水泥岩工程特性 | 第15-17页 |
2.1.2 隧道围岩失稳破坏形式 | 第17-18页 |
2.1.3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 第18-20页 |
2.2 隧道支护体系作用机理 | 第20-24页 |
2.2.1 超前预支护对隧道围岩的加固机理 | 第20-21页 |
2.2.2 锁脚锚管对隧道围岩的作用机理 | 第21-22页 |
2.2.3 钢拱架对隧道围岩的作用机理 | 第22-23页 |
2.2.4 喷射混凝土对隧道围岩的作用机理 | 第23页 |
2.2.5 二次衬砌的支护机理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基于富水泥岩段隧道现场监控量测的技术研究 | 第25-58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5-30页 |
3.1.1 双丰隧道富水泥岩段地质水文条件 | 第25-26页 |
3.1.2 现有富水泥岩段隧道支护设计参数 | 第26-28页 |
3.1.3 双丰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28-30页 |
3.2 富水泥岩段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技术研究 | 第30-57页 |
3.2.1 富水泥岩段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 | 第30-31页 |
3.2.2 富水泥岩段监控量测项目及测点布置 | 第31-35页 |
3.2.3 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35-5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富水泥岩段隧道支护参数优选分析 | 第58-91页 |
4.1 数值计算模型的确定 | 第58-63页 |
4.1.1 模型计算假定及参数选取 | 第58-59页 |
4.1.2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 第59-60页 |
4.1.3 支护结构在计算软件中的实现 | 第60-63页 |
4.2 富水泥岩段隧道支护结构参数优选分析 | 第63-89页 |
4.2.1 锁脚锚管不同参数优选分析 | 第63-76页 |
4.2.2 钢拱架不同型号参数优选分析 | 第76-81页 |
4.2.3 喷射混凝土厚度优选分析 | 第81-85页 |
4.2.4 二次衬砌衬砌厚度优选分析 | 第85-8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5.1 结论 | 第91-92页 |
5.2 展望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