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动力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电力工业论文

纳米颗粒物强化氨法脱碳实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燃煤电厂二氧化碳的捕集方法第12-16页
        1.2.1 燃烧前脱碳第12-13页
        1.2.2 燃烧中脱碳第13-14页
        1.2.3 化学链燃烧技术第14页
        1.2.4 燃烧后脱碳第14-16页
    1.3 化学法吸收CO_2的优化途径第16-18页
        1.3.1 传质设备优化第16-17页
        1.3.2 吸收剂优化选择第17-18页
    1.4 微细颗粒物对气液传质影响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1 微细颗粒对气液传质影响研究第18-21页
        1.4.2 微细颗粒物增强气液传质机理第21页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实验系统与方法第23-29页
    2.1 实验设备第23-24页
        2.1.1 红外CO_2气体分析仪第23页
        2.1.2 pH酸度计第23页
        2.1.3 电子称第23-24页
    2.2 试剂第24-25页
    2.3 实验原理第25-26页
    2.4 纳米流体的制备第26页
    2.5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第26-27页
    2.6 实验误差分析第27-28页
    2.7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鼓泡塔烟气脱碳实验研究第29-39页
    3.1 实验系统第29-30页
    3.2 实验方案第30-31页
        3.2.1 实验工况第30页
        3.2.2 实验步骤第30-31页
    3.3 纳米颗粒种类对反应的影响第31-35页
    3.4 不同TiO_2固含量对反应的影响第35-37页
    3.5 氨水浓度的影响第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双接触式液柱塔烟气脱碳实验研究第39-51页
    4.1 实验系统第39-40页
    4.2 实验方案第40-41页
        4.2.1 实验工况第40-41页
        4.2.2 实验步骤第41页
    4.3 传质系数第41-43页
    4.4 纳米颗粒对传质系数的影响第43-45页
        4.4.1 TiO_2对传质系数的影响第43-44页
        4.4.2 SiO_2对传质系数的影响第44页
        4.4.3 CuO对传质系数的影响第44-45页
    4.5 吸收塔型对反应的影响第45-47页
    4.6 传质系数关联模型第47-48页
    4.7 关联式求解第48-49页
    4.8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5.1 结论第51-52页
    5.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共源式导波合成聚焦算法的管道缺陷成像技术
下一篇:600MW对冲燃煤锅炉低NO_x改造数值模拟研究